上海建桥学院2024届生源信息
2023-07-17
高校名称: 上海建桥学院
高校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镇康桥路1500号
高校网站: http://zsb.gench.edu.cn
生源信息
学院 | 学历 | 专业 |
国际设计学院 | 本科 | 视觉传达设计 |
本科 | 数字媒体技术 | |
机电学院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应用)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 | |
本科 |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智能技术) | |
本科 | 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智能技术) | |
本科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智能芯片) | |
外国语学院 | 本科 | 德语(商务) |
本科 | 英语(商务) | |
本科 | 英语 | |
本科 | 日语 | |
商学院 | 本科 | 工商管理 |
本科 | 电子商务 | |
本科 | 工程管理 |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本科 | 会计学 | |
本科 | 会计学(CPA注册会计师) | |
本科 | 会计学(iBA企业会计师) | |
本科 | 金融工程 | |
本科 | 旅游管理 | |
本科 | 物流管理 | |
新闻传播学院 | 本科 | 传播学 |
本科 | 广告学 | |
本科 | 广告学(数字创意与策划) | |
本科 | 秘书学 | |
本科 | 网络与新媒体 | |
本科 | 新闻学 | |
本科 | 新闻学(全媒体采编与制作) | |
本科 | 新闻学(双语班) | |
信息技术学院 | 本科 | 物联网工程 |
本科 | 网络工程(移动通信) | |
本科 | 数字媒体技术 | |
本科 | 软件工程(移动互联网) | |
本科 | 软件工程 |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应用)云计算 |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应用) |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语) |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教育学院 | 本科 | 学前教育 |
艺术设计学院 | 本科 | 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方向) |
本科 | 环境设计 | |
本科 | 视觉传达设计 | |
本科 | 数字媒体技术 | |
本科 |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娱乐) | |
本科 |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多媒体设计) | |
本科 | 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美术设计) | |
珠宝学院 | 本科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珠宝商务) |
本科 | 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 | |
本科 | 工商管理(奢侈品管理) | |
国际教育学院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美合作) |
本科 | 日语(中日交流) | |
本科 | 数字媒体技术(双语班) | |
本科 | 数字媒体艺术(动漫设计) | |
本科 | 网络工程(双语班) | |
专科 | 计算机应用技术(双语班) | |
专科 | 商务日语 | |
健康管理学院 | 本科 | 护理学 |
专科 | 护理 | |
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工商企业管理 |
专科 | 国际商务 | |
专科 | 机电一体化 | |
专科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高职贯通) | |
专科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专科 | 空中乘务 | |
专科 | 空中乘务(航空服务) | |
专科 | 旅游管理 | |
专科 | 商务日语 | |
专科 | 商务英语 | |
专科 | 物流管理 |
高校简介:
上海建桥学院(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多科性民办大学。
学校于2000年4月由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举办。2001年4月,学校获批为“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2003年学校被列为上海市11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2005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同意在“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上海建桥学院”,学校逐步成为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6年9月,首批本科学生报到入学;2010年7月,学校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自2004年起连续14年七届获“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于2015年2月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5年秋,学校由浦东康桥整体搬迁至浦东临港。2017年5月,学校入选“上海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学校总投资已逾28亿元人民币,新校区占地面积800亩,规划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近38万平方米(另有约6万平米二期工程在建未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随着新校区的建成,学校已成为上海地区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多、校园环境最优美、教育教学设施最齐备、最现代化的民办高校,也是全国基础建设投入最大的民办高校之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6679.02万元人民币,教学用计算机6160台,多媒体教室174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总数18168个;目前,学校建有9个二级实验中心,2个公共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基地,各类实验室147个。图书馆座位数达到2500座,馆藏纸质图书146余万册,各类数据库97个,其中自建数据库1个。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有17808人,其中本科生15396人,专科生2412人,是上海地区在校生规模最大的民办院校。学校是上海市第一所获得留学生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目前在校留学生约100人。自创办以来,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15届愈4.5万名合格毕业生,建桥学子因“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发展可持续”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学校的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签约率也保持在95%左右,雇主满意度高位稳定。
学校现有教职工985人,其中专任教师69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比70.1%,副高及以上职称220人,占比32%。专任教师中“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3名,晨光计划项目获得者7名;学校有行政及教辅人员175人;学校还聘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约400名。
学校主动适应上海和浦东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布局结构调整。目前,学校设有10院1部,分别是:商学院、机电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和体育教学部。还设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智能化运用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12个,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5个,上海市特色专业3个,市级精品课程12门、市级优质在线课程3门、市级示范性全英语课程2门、市级重点课程53门、市重点教改项目11个。2017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
学校是上海市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单位、首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单位和上海市民办高校辅导员研修基地、首批上海市高校创业指导站、浦东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学校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学校机电学院的数控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实行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学校的校训是:感恩、回报、爱心、责任;质量方针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依法治校,严格管理;办学理念是:民营模式、公益性质、人本观念、文化管理;办学使命是:为学生建成才之桥,为教师建立业之桥,为社会建育人之桥。建校以来,学校董事会始终坚持公益性办学不动摇,确保学费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日常运行,为学校内涵提升、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寻求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的多方合作理念,探索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双赢目标。以联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引进企业课程、聘请企业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形式发挥行业、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先后与中兴通讯、东方网、解放日报、百联汽车、汉堡王、上海迪士尼等百余家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学校坚持依托校际合作办学模式,借助兄弟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在双向互动的交流合作中,增强学校发展实力。学校先后与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我校选派教师参与指导,在合作中增强我校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内涵水平,为我校早日取得专业学位硕士点授权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加入由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9所高校共同参与的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参与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在校生就读期间可共享跨校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热心公益事业,迄今已在全国各地捐建40余所希望小学,资助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300多名贫困生累计达1000多万元;此外,学校还多次冠名或赞助中国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等棋类比赛以及全国大学生击剑比赛、全国大学生摔跤比赛等体育赛事。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遵循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坚持“质量核心,教学中心,学生本位,教师主体”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教学为本,本科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继续实施好卓越建桥计划,紧密对接应用型转型发展新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内涵建设,努力把上海建桥学院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力争在国内一流民办大学建设进程中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