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探析论文
2023-08-11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你是否希望职业生涯发展顺利呢?请好好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职业规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探析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探析论文 篇1
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的工作经历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之前或在工作过程中,依据主观条件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的時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的实践活动。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人数约765万,而由于大学生专业特长、知识结构以及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就业失败的概率逐渐提高,许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对学校社会形象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合理就业,不仅是对大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体现,更是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1、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认识自我,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就业指导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生活中,难免会自视甚高,缺乏对自身能力、心理状态、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的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专业的职业测试手段,让学生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明尼苏达空间关系测验、贝内特机械理解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的职业倾向;利用明尼苏达多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测试等方式测验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
2、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准确描述职业愿景
职业愿景是职业生涯的具体规划和构想,清晰、明确的职业愿景可以明显地提高大学生学习、就业的目的性。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这里的“志”一方面是指职业愿景,另一方面也是指个人意志,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教师的就业指导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立志”,让学生利用职业生涯规划书,对自己的短期和长期职业生涯有一个系统的设想和计划,还应该通过思想教育,坚定学生为职业愿景奋斗的意志。
3、有利于挖掘大学生潜能,增强职业竞争力
大学生通过科学的职业检测手段,对自身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之后,教师还应该利用系统的就业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开发。职业检测结果通常只能作为一种职业参考,教师在就业指导中应该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从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中找出其潜力挖掘空间,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我发展和锻炼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重新认识自己,进而在新的职业搜索和职业规划中,重新定位,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实现就业目标与就业计划的统一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从校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沟通桥梁,学生以谋求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对未来的就业方向、职业发展以及社会地位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就是逐渐实现就业目标和就业计划相统一的过程,当然学生在规划中由于自身经验有限,常常存在着规划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轨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就业指导中,应该让学生尽快明确“我会什么”、“社会可能给我什么”、“我应该如何选择”等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就业指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情况。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其一,只注重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多是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教学指导,忽视了学生在整个教育阶段的学习情况,使得指导的手段和内容形式化、表面化,很难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许多学生对于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态度也是敷衍了事,而在走上就业市场的时候则变得茫然失措;
其二,在就业指导中忽视了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对家长、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希望通过家长疏通关系,或者教师推荐直接进入到就业岗位中,而许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中缺乏自我表现的意识,造成就业失败;
其三,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欠缺,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是“兼职”的,他们对于当前的就业市场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缺乏系统的了解,在指导中只能根据课程理论对学生进行讲解,而难以对其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具体、有效的指导。
三、如何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1、以就业指导带动班级管理
班集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同学之间在情感上相互依赖,在思想上相互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就业指导对于强化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联合班委会,积极落实学校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规划,一方面营造务实、开放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紧迫感;另一方面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以共同探讨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2、建立学生就业指导档案
在信息化时代,利用信息系统,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主要手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仅限在毕业之前,而是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在就业指导中,应该为学生建立信息档案,档案中包括学生的专业成绩、社会实践报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职业倾向等内容,而教师可根据这些内容提高对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3、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性
指导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还应该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因此,高校应该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以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辅导员长期处于教学指导的第一线,其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对其专业成绩、心理素质、性格特点、基本能力有着基本的了解,因此,在就业指导中,辅导员应该发挥其信息优势,并深入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就业现状,以完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4、注重学生的评价与反馈
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应该到实践中去检验,而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效果,并通过调查,对就业指导的效果进行评估与反馈,以及时发现教师就业指导以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矫正,进而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地进行前瞻性的预测研究,顺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才能使就业和就业指导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进而帮助大学生提升择业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邱岭,苏露,李庆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47-48.
[2] 高朕栋.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07.350+352.
[3] 张艳花.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252-254.
【作者简介】
胡慎(1973.03-)男,四川人,本科学历,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助讲,研究方向: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探析论文 篇2
学业和职业可以说是每个人必经的两个阶段,不同的只是在这两方面的成就大小,在我们的学业生涯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考虑职业的导向作用,在学生阶段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和理想,对于以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生来说更要认清这一点,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学习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的规划最后都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工作来实现,而就业便是有一个工作来检验,实现自我。以下提供了一篇大学生论文。
一、学业是职业的基础
人的许多本领和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学习积累中逐渐形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前提,能力由知识转变,为了有一个更好的职业之路我们现在应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知识,我们是高职生,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应一线生产需求的,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职业性很强的高职教育来说,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在,上面的三业中,学业是第一位。在学业中许多学到的东西可以为我们的职业服务,可以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
新学业论认为,学业是按照学校学制规定、修业年限、具体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有系统、有组织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是促进身心结构健全、智慧才能开发、品行人格完善的过程。
从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学业包括学德、学智、学体、学美、学劳的全部过程;学业包括学业成绩、学业行为、学业特长和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过程。“十年寒窗苦”,就是为了完成学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确定一个适合的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简单来说是指人们对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它应该建立在个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兴趣和职业激情的基础上,只有三个圆重叠的部分,才可确立为自己的职业理想。
有人说,现在找工作赚钱就行,尤其是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谈职业理想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长远而又切实的职业理想, 在实际生活中,现实往往与理想发生矛盾。很多人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标准选到合适的职业,于是有的人索性不就业,坐等理想职业的出现;有的人随便谋个有收入的职业混日子;也有的人对与自己的职业理想不相符的工作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源,皆在于择业者没有能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其实,在大学生毕业后的头两年,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到现实与自己职业理想的落差非常大,这段时期被我们称做“职业探索期”。在这段时间里,职业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非常正常。我们应该用这段时间积累经验,同时通过增加对自己兴趣、能力等各方面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积极寻找机会,从而为自己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而我们高职生也应对确定合适的职业理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要认真地分析一下自己的职业理想定得是不是脱离实际、过高;自己的职业素质符合不符合你所选择的职业要求。职业理想虽然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理想职业必须以个人能力为依据,超越客观条件去追求自己的所谓理想,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在选择之前一定正确估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定位。
第二,我们把职场分为“天堂团队”、“人间团队”、“地狱团队”,很多人以为不能进入“天堂团队”,就是不理想的。实际上,很多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从“人间团队”,甚至“地狱团队”走出来的。因为当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往往反而可以使一个人的多方面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第三,要懂得职业理想不等于理想职业。一般认为当个人的能力、职业理想与职业岗位最佳结合时,即达到三者的有机统一时,这个职业才是你的理想职业。只要你的职业理想符合社会需要,而自己又确实具备从事那种职业的职业素质,并且愿意不断地付出努力,迟早会有一天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理想职业却带有很大的幻想成分。
第四,如果你所选择的职业岗位已无空缺,而你又需要立即就业,那就先降低一点自己的要求。因为如果没有工作,即意味着没有实现职业理想的可能。而就业以后,可以在主观的作用下向自己的职业理想靠近,例如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一定的调整。确定合适的职业理想一定要综合考虑,不能盲目。
三、在就业中体现自身价值
有了一定理论知识和职业理想,就要积极就业,在就业中体现自身价值。
就业就是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应在职业理想的指引下,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能力,尽自己的努力,搞好自己的工作。不过在就业中我们还应注意几点,对于个人来说,主观的因素更为重要,现在的许多学生,最善长的是考试,因此当面对工作、面对社会时,尤其当客观因素让找工作如此难时,我们宁愿逃避,选择自己所擅长的考试,如果能考一辈子,或许真可能选择这样的道路,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一部分研究型人才,他们是自愿选择这样的道路。要表现出自己价值,还应该把心态放正,敢于去闯、去尝试,然后才是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企业雇佣你,是因为你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或许你现在创造的价值不多,但是你能够迅速成长,有可塑造的潜力,因此在找工作之前,肯定要思考自己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首先,是硬指标。譬如实实在在的技术就是绝对的硬指标,因此我们高职生,如果成绩到位,实践、实习认真做了,技术学好了就绝对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来说,英语、计算机也算硬指标中之列。对于文科学生,貌似也有些证可以支撑,不过就弱了许多。接下来,是软指标,这类的指标很难体现,即便遇上很优秀的面试官,也不能保证将“对企业最合适的人才”尽收囊下,毕竟面试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因此大学生需要在的时候主动展示。
相信我们搞好学业 职业 就业的关系,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很好完成我们的学业,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探析论文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社会分工的精细,工作对个人来说不只是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而是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和心理的满足。工作和人的关系,由以前的为生活而工作,发展为工作即生活。工作的选择也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再只是赚钱的手段,因此有必要进行生涯规划而从小培养生涯规划的理念和能力就显得很重要。
一、大、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
(一)中学生情况: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针对初三和高三学生的调研显示,高三学生对高考志愿中专业的了解程度为“一小部分”和“全不了解”的比例为75.2%,初三学生只有11.4%的城市学生和7.1%的县镇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从容就业。高考生对所选专业与学校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2.1%,完全不了解10.0%,比较了解26.8%,不太了解35.5%,说不清楚25.6 %。
(二)大学生的专业及求职
1.专业的不满:
据了解,已经考入大学的许多大学生因为对其所报学校、专业缺乏了解,导致入学后学习兴趣不高。某高校研究所调查显示,逾5成大学生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不理想,近2成大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3成学生对所学专业热情不高,仅有3.4%的学生入学前了解所报专业。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因不满意所考入的大学或专业选择复读,甚至厌学。大学生出现的这个问题已经带有普遍性。
2.对毕业后的发展前途
对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为50%,41%目前没有考虑太多,而有明确目标且充满信心只有8.3%。
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学生将学习的目的定在了考大学,而不是为了今后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能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们就对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有一些思考和探索,肯定会在未来的求学和职业生涯中少走很多弯路。尽量早地认识自己,寻找“我是谁”与“我要什么”之间的联结,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3.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去向何方,我如何到达
目前,大学生毕业后求职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一到邻近毕业的时候就开始盲目的投简历、找工作,这种现象出现的愿意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生们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如何发展完全没有概念。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现象,甚至起薪水平一年不如一年:教育的高投入与毕业后的产出根本不成正比。对此,许多职业测评专家指出:普遍的就业情况不甚理想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职业规划,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规划,在招聘会屡受挫折,就算进了一家用人单位也难以适应;一些人接受职业测评后发现自己的个性、能力倾向与所读的专业根本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但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招聘往往着眼于所学专业,专业成为毕业生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一旦专业与个性不匹配,在职场自然难以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认为,大学生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应该将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初、高中课程中涉及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各部门的压力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大,职业指导应定位在意识、能力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这就要求我国应该及早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二、不同地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我国情况
1.我国大陆
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已经普遍展开,称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而在中小学则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过职业生涯教育,我国中学生虽然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意识到如何实践自己人生理想的学生只是极少数。
2.中国台湾
我国台湾地区的生涯教育就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连续体系。在国小(小学)就开始提供儿童生涯辅导,以增进儿童的自我觉察,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工作态度,让学生了解教育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及学习做决定的技巧等。中学阶段则更是采取了形式多样的生涯辅导,有专门的生涯教育课程,还要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等。另外,许多高中在录取初中生时会将职业生涯课程作为成绩的参考标准之一。大学录取学生时,除了高考分数外,还需要经过面试的程序,其中一项是自传,内容必须包括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规划。
我国港台地区出版了许多有关生涯规划与发展的读物,如《生涯定位》、《生涯发展与辅导》、《生涯规划的艺术》、《职业生涯规划》、《一辈子的事:生涯规划与潜能开发》《人生的决策:生涯规划》等。
(二)其他国家
美国于20世纪下半叶开始重视职业生涯教育;日本专门在初中、高中开设进路指导课程,并规定具体学时数。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德国等职业系统非常规范和发达的国家,通过职业模拟、看录像、实际尝试操作等方式使孩子从小就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瞄准目标发展。在学校里也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而职业测评更是铺天盖地。“职业规划早做一些,对个人的发展定位能够准确一些。实际上,可以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理想的确立都是在中学阶段。
三、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当然,不得不承认,就业的压力让许多高校日渐重视职业生涯辅导和教育(姑且不谈论其方法与效果),可是,如果我们一定要等到去找工作的时候才重视这件事情,往往为时太晚。 很多学生直到进入大学学习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有很多学生直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那么无能为力,对职业、对自己的人生完全缺乏方向感。因此,大学生需要生涯规划,但这不再仅仅是大学生的事情,中学生也需要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生涯(career)指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它不仅止于工作或职业,还包括事业、前程、生计、爱情、家庭、休闲等方面,它包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从事的一系列与个人工作生涯有关的所有活动。生涯是一个人选择并透过他的工作或专业、生命去追求人生价值的课题。生涯的发展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通常被视为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成长、学习和发展过程。
生涯规划是以人生命历程中的事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关心个体一生当中的教育、职业,并涉及与教育、职业有关的生存角色的选择与发展。生涯规划的观念认为,
(1)每一项职业对社会都有独特的贡献。
(2)相信事业是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有一个寻求生命意义和方向的动力,即追求梦想与理想。
(3)要求我们探索过去、现在和将来,回顾过去,可以寻找阻碍我们成长的经历,重建自我的信心,把握现在的状态,为将来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
(4)应该探讨一生中的不同角色,这些角色之间相互关系和影响,如事业目标与人生角色的互动作用,透过规划不同的生命角色,才能迈向多元的人生目标。
(5)相信生命意义和目标可以在不同的活动领域中实现(如工作、学习、休闲)。
(6)探索自己、认识自己的需要、技能、价值观和兴趣,了解自己是什么、要什么。
(7)个人在事业规划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须仔细考虑可操纵因素与不可控制的因素。
(8)相信生涯规划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从适当的辅导与教育中学习获得。
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1.自我发展。
学习了解自己和发展其能力,着重于认识自我。需发展的心理因素包括:从总体自我概念指向学业的自我概念、自我功效感、自尊感、主观幸福感。预防的负面心理因素是:抑郁、焦虑、无助感、自我妨碍等。需要了解的自己的心理因素为:多元智力倾向、价值观取向、兴趣、人格特征等。
2.生涯探索。
学习探究和工作等生涯机会,着重于认识自己学习境况与将来职业世界。需发展的心理因素包括:元认知能力、认知策略、创造性、理想等。
3.生涯管理。
学习生涯规划、实践和调整其生涯计划,着重于培养规划与努力实践理想的能力。需培养的心理因素为:自我决定与自我支持因素、对他人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知觉、社会交往能力等。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也不同。根据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及有关新课程的相应内容我国青少年生涯教育的阶段和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小学阶段为生涯认知阶段,因此学生在这个阶段须知道周围的工作环境和其它广泛的职业知识,并了解自身与工作世界的关系。即:小学一二年级了解自己, 三四年级培养:基础能力 五六年级认识生涯发展。初中阶段为职业生涯探索阶段,让学生在这个阶段有机会深入了解他们所知道的职业群,通过实习、参观、访问等各种方法获得具体切实的职业体验。即:初中一二年级;进行生涯探索 初中三年级着手生涯规划。到了高中阶段为职业生涯准备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须学习职业领域的有关入门技能,具有从事技术性工作的能力,或具有进入专科教育的知识准备,使他们顺利进入工作世界。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规划要趁早,人生设计在童年。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大学,也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今后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工作。如果职业生涯规划从中小学做起,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意义。
生涯规划对青少年学生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在从学校过渡到工作世界的过程中,要面对很多和事业相关的抉择,包括升学、分文理科的选择,兴趣培训或技能进修的选择,以及职业的选择。能够有效地规划人生和事业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成长任务。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单个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即将毕业的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也不管他们是否继续升学,职业选择对他们来说是迟早的事。而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则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步入社会? 因此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人生。特别是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从而确定人生的方向,为准确定位提供奋斗目标和策略,并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认真分析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找准职业方向,把握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同时应根据不同的职业要求重塑自我形象,认识自己的价值并最终促使其增值,实现个人兴趣、能力、价值、事业、就业单位及家庭的多赢局面。
(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1.结合素质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在中学阶段,各学校可以结合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素质塑造、成功校友经验分享、职业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帮助中学生了解各类大学及专业的具体情况,提高将来考入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满意度。
2.各学校应配备一名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
专业化的指导教师是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在中学中选拔推荐一批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或心理辅导工作的骨干进一步深造,提升专业水平。组织各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积极参加各大学的招生咨询会和用人单位的就业洽谈会,熟悉就业市场,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目前,网络已成为学生汇聚思考、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可以在学校主页上链接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网站,引导学生登陆官方的网站学习相关知识。
4.组织中学生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光想不做不行,不做分析、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也不行。因此,即将毕业的中学生可以通过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即形成文字,时刻对照、鞭策自己的职业生涯实施情况。方案的编制一般包括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目标、措施及时间安排等。有可能的话再请有经验的老师或职业指导专家点评,以便改正和完善。
5.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鼓励、指导学生创办“职业生涯发展”协会等有利于自我成长与锻炼的社团组织并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让这些社团组织成为中学生交流社会实践感受的场所。同时,针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要求,通过社团开展的各种职业技巧比赛、应聘艺术、就业市场调研等社团活动,帮助中学生提高就业技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素质和信心。
反观大陆的情况,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可以学习这样的方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具有规划观念和自主意识的学生呢。 最后,让我们好好思考思考来自雷恩吉尔森所著《选对池塘钓大鱼》一书中的话吧“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第一门课也是最后一门课。”
人生需要规划,人生应该规划,人生可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