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毕业季求职陷阱

2023-08-11   


  从公安机关接警情况看,每年春节后及毕业季两个时间段,均为不法分子打着招聘旗号行骗的高发时段。毕业生一旦被骗,不但容易造成财物损失,更有可能因此错过好的就业机会,给人生留下遗憾。为此保卫处结合兄弟院校防范经验与警方提示,制作了《警惕毕业季求职陷阱》,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典型案例

  胡某以国航委托其对国航预录员工进行培训的名义到长春某航空商务职业学校、武汉某技术学院等三所院校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招录,口头承诺培训合格后安排到国航成为正式员工。孙某、裴某等18名学生通过了胡某在学校组织的面试,并到培训基地进行了培训,18人先后交纳住宿保险费、培训费、耗材费等共计518400元。后来胡某未能安排学生成为国航正式员工,携款潜逃至海南省打工,不再与被害人联系。

  应届生小林照着网页上提供的邮箱地址投了简历后,得到了“要入职就得先体检”的回复。对方说“单位会先把500块钱打到你卡里,你拿着这些钱去医院体检。”但是,小林当然没有收到这500元。然后,对方又安排所谓的“银行经理”一步步“指导”其更改ATM设置。结果,小林辛苦积攒的3万多元血汗钱,在她按下转账键的一瞬间化为乌有。

  24岁商洛女孩赵倩,在网上应征去一个名叫深圳中航集团(后被证实是假冒的)的\\\'培训公司面试,到韶关后被非法拘禁5天。经过600多名热心网友的参与转发,引起韶关警方的关注,女孩终于在9月2日晚10点重获自由。

  特点分析

  巧立名目

  嫌疑人多通过小广告、网络、短信、报刊等媒介,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诱骗求职者面试,面试后,以交纳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收取应聘者钱款。

  金蝉脱壳

  嫌疑人会假借某单位招聘之际,煞有介事的带应聘者去工作单位或者直接在工作单位周围面试,收取相关费用后迅速逃离,受害人发现后为时已晚,电话也已关机。

  躲猫猫

  有一些诈骗者在应聘者交纳各种费用后,所谓招聘单位只开具费用收据但不盖章,而后左拖右拖找各种借口,当事主要求退款时就和事主“躲猫猫”,诈骗钱财到一定数量后就逃之夭夭,此类情况一般是在同一个地方以“大量招工”为名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通过正规渠道求职

  网络求职有着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但警方还是希望广大求职族可以前往人才市场或定期举办的专场招聘会求职、应聘,一些招聘单位在进场前都会进行资格审查,帮助求职族过滤一些诈骗单位。通过网络或中介求职的毕业生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建议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求职网站或求职中介,签订委托合同时要详细斟酌条款,选定工作单位后要进行实地考察。

  深入了解应聘单位

  二是深入了解应聘单位。求职族们在选定工作单位后,建议进行实地考察,并对自己应聘的岗位职责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校园BBS或向老师、同学打听了解该单位的真实情况。在准备入职前,还要与单位的人事部门谈好工资、是否有试用期、相关的福利保险等问题,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切实保障好自身权益。

  注意保护个人安全

  个人安全分为三种:一是信息安全。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求职者个人信息并实施诈骗等行为,因此,求职族不要轻易填写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对自身资料要加强保密意识。二是个人安全。求职族们如果被要求前往偏僻地点或是宾馆房间等,请务必提高警惕,尤其是女生不要独自前往,可请同学、朋友陪同,并在出发前向家人交代清楚自己前往的应聘地点及单位名称。三是财产安全。不法分子经常以交纳介绍费、培训费、保证金、体检费、服装费等名义,利用毕业生涉世未深的特点进行诈骗,因此,当遇到这些情况时,毕业生一定要提高警惕,三思而后行。




相关内容:

  1. 毕业季求职常见七大陷阱
  2. 毕业生警惕四大招聘陷阱
  3. 警惕假招聘找工作陷阱
  4. 理性求职警惕招聘陷阱
  5. 大学生求职警惕试用期陷阱
  6.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