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调适论文
2023-08-11
医学就是处理及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论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调适论文 ,欢迎阅读。
摘要: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医学生在就业时容易走入心理误区,从而影响他们就业。本文对影响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调适途径。
关键词:医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
随着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医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既有当代大学生共有的择业心理特征,也有他们特有的择业心理矛盾。全面分析他们择业出现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调适方法,可使医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一、医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1、随着医学院校的扩招,接纳毕业生时考虑的问题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普通院校毕业生在大城市的综合性医院基本上难以插足。而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
2、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突出,有些家长和学生受到社会对医学各专业认识的误区的影响,选择专业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因而造成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过剩,影像、医学检验学、护理学等专业需求多但毕业生少的状况。
3、医学生自主择业和创业的可能性小,医学毕业生面对缤纷的求职技巧和严格的面试,不知所措,焦虑心理十分突出。过度焦虑,严重影响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求职带来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二、对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
1.自傲与自卑
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以幻想代替现实。导至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好高骛远。在求职过程中对待就业缺乏思想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尤其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发挥,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2.焦虑与恐慌
就业焦虑心理,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负性情绪,面临人生第一次就业,心理并未完全成熟的毕业生感觉到心理压力,最终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等等。而大学生产生就业恐慌心理主要源于对社会这个外部因素的不完全或不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接触较少,阅历不够丰富,即将面对的社会对于他们是个比较陌生的对象。
3.嫉妒与攀比
择业嫉妒心理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选择或从事一些不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或者为了超过别人,延误自己客观择业的好机会。同时,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比,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准确,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一种心理。出现职业定位的偏差,结果无法面对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较大的就业现实,出现有业不就的情况。
4.积极与消极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医学生的择业心理从整体上讲趋于理性,正视现实,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然而,有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不作个人努力,迟早也会“兵败城亡”。消积依赖心理定在收入的高低上也是一个误区,看不到医院的管理水平、经营观念和综合实力,往往错失良机,失去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就业单位,同时也可能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
三、医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
心理调适,是指改变或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情况或新的历程。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冲击时,能够客观地分析自我,有从而保持稳定而积极的心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调整就业期望值。笔者就如何有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切实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从就业指导入手,改变就业观念,正视现实
明确择业动机,毕业生必须明确自己择业是为了什么,应当把自我价值实现和履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医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医生的临床经验来自在基层长期艰苦的实践积累和锻炼,因此,医学生应把毕业的择业作为人生择业的开端,保持自信心和平常心,培养抵御挫折的能力,提高择业的主动性、竞争性和创造性。脚踏实地,调整就业值,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位。根据现行的`工作改变原来职业的目标和兴趣,调整心态,培养对所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例如我门医学院校临床专业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他主动选择了家乡小镇一家医院,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现在已经是当地镇很有名的一名医生了,在当地老百姓中极受欢迎,为家乡父老做出了突出贡献,难道他的就业不成功吗?
2.从积极的心理调适入手,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首先要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恰当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素质、心理特征等进行客观评价,肯定优点、发现不足,明白择业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愿,还要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奉献是从医者的基本要求,医学生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对社会服务上。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的目的。另外是树立自信心。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它是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大学生在择业求职时必须树立自信心,在正确估量自己的情况下,去迎接挑战,参与竞争,大胆地推销自己。当然,自信不是自负自傲,自信要有资本和基础,这个资本和基础就是真才实学。
3.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及时排除不良心理情绪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激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把就业教育融入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得以启发,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转移不良的心理情绪,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客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以有利于就业顺利进行。完善防御机制,及时调控,合理宣泄,辩证分析,适当转移。就业形势发生变化后,医学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和不良心理交织在一起,严重影响医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及时予以调适,有助于及时纠正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偏差,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首先必须树立建立在自己实力基础上的自信;其次,应具备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择业时自觉培养自己敢于竞争,敢冒风险的心理素质,敢于向社会挑战,扩大就业成功的机率,使自己成为竞争社会的强者。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陈烈.医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调适[J].南华大学学报,2005
[3]孟勇.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
[4] 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