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2023-08-11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
1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简述
所谓职业规划,是根据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社会就业需要,以帮助学生更好就业为目标而制定的就业指导方案书。根据社会的进步,现今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新加入了大学生的行为认知、兴趣爱好等具有较强个人主观的参考因素,各高校可以依据这些具体化的信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工作岗位的推荐,帮助初入社会的学生实现就业和规划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功能上相互补充,将二者进行结合,能更好的体现出学校的人文关怀。
区别于其它教育方式的是,职业生涯教育有三个特点: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其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我、掌握社会最新的求职动向、以及制定个人求职规划,而今社会的就业环境日趋严峻,教育过程中能明确职业生涯制定的目的,是帮助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前提。第二,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项连续性、动态化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区别于其他工作的是,它必须随着社会的更新而不断地进行自我内容的更新,原因在于它的內容变动是通过社会职位需求和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相结合,处于连接学生与社会之间寻求动态平衡一个中间环节。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作。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社会中任何岗位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功能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表现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中予以指导,使职业规划的进行与制定更明确,更有效。
2.1具有预测的功能,能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趋势有较为超前的了解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要对未来的职业、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有准确的预测,思想政治教育的超前性在这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覆盖性,使其对各个行业发展趋势、走向也做出正确的预测和把握,及时了解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国际经济发展强势领域以及最新动态给我国就业会带来的前景。这些都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必要了解和考虑的问题。让学生在了解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形势的情况下,明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找出明确的自己的人生坐标。
2.2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进行职业定位的前提
所谓“认识你自己”得由来,是刻在希腊神庙的柱子上非常著名的一句话。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在工作、学习中最大力度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保证工作、学习等活动的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同时结合不同职业的特点及差异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树立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一个正确的定位的基础上,做出最符合自身实际状况以及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就业规划或选择。
2.3可以培养大学生具备和谐的人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小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小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通过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和谐的人格,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的重要决定因素。人是道德的主体,任何行动必须在道德的底线之内,这就需要行为主体具有健全的人格,有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大学生也不例外。人格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它深深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因此,人格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在这个阶段给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和谐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现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大学生属于初学者,很容易受外来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现象尤为严重和普遍。暂不提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这类过于庞大的责任,就是工作的职业道德,对家庭的责任也被他们抛之于脑后,是典型的缺乏责任的一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结束语
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近年来应需而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初步形成,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迫切地需要更加深入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一致,功能上二者互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为具体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多元化,同时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2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成学生自我实现。结合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提出了一些思路。
合理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正确选择职业,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困扰,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或者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这种状况需要尽快改善。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认识不够客观、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带有理想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不合理
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很少有人主动愿意去欠发达地区。不少大学生选择以考取学位和证书作为发展主路径,以考研和考博来作为自己职业设计的职业目标,还有些大学生“为保险起见”准备了四条以上的发展路径,但这些路径的结果悬殊较大,路径之间也缺乏内在联系,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
2、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清晰
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做家教、促销员和业务员等;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不少大学生选择考证来增加“筹码”,整天忙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有的大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其兴趣广泛。总之,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遍地开花,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不仅使大学生疲于奔命,而且盲目性和风险性都增大。
3、过于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
有些大学生对经济学上讲的“最小成本、最大收益”津津乐道,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寻找“最佳规划”上,希望“一次规划,终身受益”,在做规划时面面俱到,不愿舍弃,在行动中也不愿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就不知所措,不会灵活采取调整措施。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个人几乎是无法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况且,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的。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要素
做一份完美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的确定、实施策略与措施和反馈调整五个环节。
1、自我评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进行正确的评估。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
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最佳抉择。如果忽略了自我评估,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容易中途夭折。
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
简言之,要弄清楚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当然,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在自我评估中还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2、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我们只有顺应职业环境的需要,趋利避害,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才能实现个人目标。
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组织(企业)环境的分析。要评估和分析职业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变化的趋势;自己与职业环境的关系以及职业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要弄清楚自己在这种职业环境条件之下,究竟能干成什么?这样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会切实可行,而不致流于空泛。
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以社会为导向
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发展,只有密切关注职业的发展变化,学会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并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6、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功能,需要具备一支具有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这就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经常开展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导航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求职的需求,才能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3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论文提要:目前,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使得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尤显意义重大。本文从实际出发,在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用人机制市场化、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加大,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20xx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495万人,20xx年更将达到559万人。因此,在未来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很有必要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科学认识就业环境,树立明确的目标,在四年有限而宝贵的时间里掌握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发挥个人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及其意义
职业生涯是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由于心理、社会、经济、生理以及机遇等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工作、职业的发展变化。职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它跨越人的整个一生并涵盖个人的自我概念、家庭生活,以及个人所处的环境、文化氛围的方方面面。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评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在就业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无的放矢。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进行合理的、全面的定位,并紧密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大学生实现自我超越。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科学树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中的困难和阻力,避免人生陷阱,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再次,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扩大自己所需要的人生资源,并将不同的人生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规划,实现动态的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还比较淡薄。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真正普及还远远不够。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规划,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他们在大学里除了读书和参加相关活动之外,对“将来如何发展”、“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等问题从未做过认真考虑,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缺乏认真的准备。有些大学生把希望寄托于学校、老师和家长。另外,一部分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没有向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宣传。
2、高校缺乏完整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将个人的自我规划和学校、社会的职业生涯指导结合起来进行,不是仅靠几个指导教师和几场讲座就可以完成的。目前,有些高校还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比例投入资金和人力来发展职业生涯教育。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安置、派遣等层面上。由于缺乏对学生的系统培训和教育,使学生把职业规划与求职技巧、参加招聘会等同起来。
3、缺乏专业和有针对性的测评工具。测评是职业生涯规划中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它包含了对个体的生理、认知以及情感的测量和评价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跨学科的技术。职业测评能使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特点,作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参考。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测评工具是针对社会群体开发的,并不适合大学生这一群体。国内的测评,也主要是引进欧美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这种“引进”会因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和翻译偏差而产生问题,但本土化的修订还远远不够,一些测评软件中的常模也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学生的特点。
4、缺少专业化、职业化、长期稳定的工作队伍。全国大部分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一般是由从事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来进行的,专业化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专职的授课教师比较少,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的专门人员尤其严重不足。呈现出从事就业指导实践工作的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从事理论研究的没有从事就业指导的实践工作,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由于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还没有普遍推开,在从事一定时间辅导员工作后就会面临“转岗”的局面,也造成了这支队伍的不稳定。
三、解决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社会的发展深深影响着我们生活、工作的方式,进而影响我们对职业的规划和追求。作为社会剧变的产物,生涯规划已成为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首先,高校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其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涯规划中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学校和广大学生中开展起来。
2、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将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教育计划之中。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科研机构等机构,学校领导、专业工作者、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人员组成,各类人员齐抓共管,共同发挥作用,适时地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咨询,并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研讨活动。重点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从学生一进校就进行职业教育,第一年帮助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状况进行接触和了解;第二年要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性、兴趣和专长;第三年要帮助学生收集企业、用人单位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对选择职业有直接的感受;第四年指导学生进行写求职信,参加面试等专题训练,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举办各种就业市场活动。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就业能力和做好就业准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关键。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针对不同的专业,编写相应的就业指导教材,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实践活动、文化素质等教育课程,课程的设置要有前瞻性,使学生了解学科相关职业最前沿的动向与发展。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缩减学校教育与社会应用之间的差距。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实行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法、环境意识教学调查法、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法以及案例教学法。
4、选择和开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和测评工具。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教育和职业选择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凭借内部人员或与外部的测评机构共同开发。通过科学、完善的测评手段,给予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毕业生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高校在选择和开发适合的测评工具时,应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注重专业性、实践性和经济性的结合。
5、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强、素质高的职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根本在于教师。一个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面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较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要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理论和实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才测评与统计、就业求职心理研究、劳动人事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他们熟知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管理业务、就业教育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6、加强大学生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循序渐进、动态发展的过程。作为学校组织,一是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跟踪调查,比较他们的修正规律,总结实践经验,积累案例;二是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后续跟踪,收集就业信息,为学校教学工作反馈信息;三是要做好用人单位的回访工作。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工作状况和单位对毕业生工作的评价意见;四是邀请各阶段毕业的校友回校交流。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向在校学生讲述他们不断调整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过程,加深在校学生的印象。通过比较研究,探寻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之后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律性,为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提供科学的依据,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体系。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国际国内宏观就业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等诸多因素。目前,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和大学生的普遍关注。“狭路相逢,勇者胜;职场竞争,规划者赢”。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4
论文摘要:远程开放教育机构必须制定战略计划,从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育三个方面入手,构筑远程开放教育机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论文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教育
开放教育环境中的大学生以“职业人”为主体,他们往往在工作领域有了一定基础和经验,其接受远程开放教育的初衷就是想通过相应的学历教育或继续教育改进知识结构;以期能够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新的成长空间。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远程开放教育适应社会培养人才需要的重要环节。
一、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特点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特点表现在:
(一)教育方式的开放性和远程性。开放性是指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课程、教育场所、教育时间、教育方法和教育对象完全面向广大的远程社会学习者开放,对每个学习者而言都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是一种典型的开放教育模式。远程性是指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地理条件的隔离,处于一种“时空分离状态”,是一种典型的“非接触性”的教育模式;
(二)教育对象的大众化。所谓大众化,是指远程开放教育不只为少数人服务,而是面对大众,为提高大众素质服务;
(三)学习方式的自主性。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学生的学习主要以个别化“自主学习”和协同化“小组活动”为主,学习者主要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利用,就自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言,开放教育环境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性更强,在实施过程中也更加富有操作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战略
由于远程开放教育大学生构成复杂,他们的年龄差异、社会阅历、学习目的、工作经历、社会背景等因素使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复杂。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年龄大多在20-35岁之间,并有着逐步年轻化的趋势。这个年龄段的学员面临着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多重压力,他们希望通过进修学习进步拓展和深化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增强自己在职业中的竞争力、改善自己的处境。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学校还是远程教育机构都必须把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成长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予以充分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相关的发展因素是不可或缺的。远程开放教育机构需要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战略使命,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计划,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没有专门设置独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许多高校实行混合建制,只是把它挂靠在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办公室。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大多是由学校的政工干部和毕业新分配来的学生辅导员担任,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起来枯燥、缺乏吸引力,无说服力,效果不理想。这种管理体制上的混乱,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很难保证。远程开放教育要顺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要制定自上而下发展战略。积极探索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体系,制定专家队伍建设、职业指导机构设立、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制度体系,有效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进行。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运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它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地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组成的覆盖中国大陆的远程教育系统。因此,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应成立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核心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战略管理部门,主持一系列的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和实践。从师资队伍、大纲编制、课程设置、课件制作、实践指导等方面建立一套符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三、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指导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并加以实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与方法,把握自己的职业前途,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职业规划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幸福和个人发展。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认识自我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特点与一些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认识职业的一些思维方法,掌握择业和就业的一般技巧和方法:具有能够运用职业选择、决策的方法与技术解决实际职业问题以及终身进行自我职业指导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形成和保持对职业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职业观和较强的创业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的职业行为习惯,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应包括对学业发展的指导、个性完善指导、生涯规划的指导及择业就业创业指导等内容。具体而言,课程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即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寻找和发现职业生涯机会并作出正确评估的能力、利用职业锚确定职业目标能力、选择职业生涯实现策略的能力、制定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的能力、评估与回馈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四、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要素之一。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入国内高校还仅仅有10余年的历史,在职业指导教师培养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现阶段,要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充分挖掘校内现有的师资资源,挑选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培训,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可以借鉴普通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培养的经验,结合不同的专业发展途径,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就业、从业指导师。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自己的专业化队伍建设。远程开放教育的师资很大一部分依赖于社会,这就为职业生涯规划老师选择提供了更多途径。通过兼、聘的方式,聘请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课、作报告,有效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传播。三是领导要重视.要把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科研中所取得的成果,在评职、评先方面给以优先考虑,以提高广大教师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积极性,保持就业指导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五、实践教育
实践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成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学校的职业规划指导不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而是要通过现在职场上普遍采用的“量化表”对学生的兴趣、性格、品质、能力、职业及环境等进行科学测评,从而提供有个性化的指导,并进行跟踪调查,以达到实际效果。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考虑与拥有丰富咨询经验和企业资源的职业咨询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同时,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很多都已经是所从事职业的成功人士,远程开放教育机构可以对学生职业状况进行调查,从中找出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个案,以其促动其他学生共同实现人生价值。通过接触周围职业人的职业状态,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达职业目标所需的努力,还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检验自己的规划是否科学,是否适合真正适合自己。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学习、生活和实践计划。
参考文献:
[1]吴兴华,刘博.远程开放教育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面授教学之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xx(10):75-77.
[2](美)里尔登(Reafdon)等.侯志瑾等诳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5。
[3]杜映梅Bessie编著.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xx。
[4]吴秀霞.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向[J].理工高教研,20xx,27(4):86-89.
[5]陈文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xx(20)8-9。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职学校开始使用新的德育课教材,中职学生第一学期的德育课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好专业技能,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由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
作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没有能力进行科学规划,又怎么能去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呢?但现实是很多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仟课教师并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绝大多数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由德育课教师担任。要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必须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制度。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职业生涯规划规划任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是这个道理。首先,应自学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辅导班,讲授教学方式、方法,各校派代表参加,再回校推广。这方面,广西做得比较好,委托广西师院培训任课教师,按体验式教学法的要求,结合当今中职生文化水平低的实际,编写整套教案,制作课件,设计游戏、音乐欣赏等学生参与环节,组织教师按实际授课的模式演练一遍,手把手教会教师怎样上好这门新课。再次,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参加职业鉴定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
2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诚信是做人的一条重要原则,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活动,将“学会做人”放在首位,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成才‘,先成人。然而在社会大环境下,不少中职生染上了弄虚作假、撒谎等陋习,这需要学校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加以纠正,教会学生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敬业教育是进行技能教育的思想指一导,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本领,才能尽职尽责地把工作做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反映主要就是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科学的职业理想应该将个人条件与社会实际、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教会学生设足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在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教会学生设定最佳的职业目标和发展途径,明白实现目标应具备哪些素质,学生对学习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指出的是,要将学生的职业个性和职业的市场需求、学校的专业培养特色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职业目标,选择专业。在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结合起来。重点在于近期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也就是中职三年的学习目标和措施:学好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把自己培养成实用型技能人才,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或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发挥中职生动手能力强的特长,先就业再择业。举办应聘知识讲座,开设创业课堂,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到校现身说法,讲授他们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在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渠道,任课教师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取有别于以往德育课的教学方法。之前的德育课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则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实施,重在“做”,要在学中做,做中学。讲授职业选择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做“职业倾向测试题”,正确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长的职业;讲授求职、应聘技巧的时候,让学生分别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进行模拟演练;组织学生做培养团队精神的小游戏;指导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参加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等等,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出版职业生涯规划专题板报、职业生涯规划手抄报比赛、开设专题讲座、请学校就业创业之星回校作报告、举办礼仪大赛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学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搞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了解自己,顺利实现就业,并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充分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6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社会分工的精细,工作对个人来说不只是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而是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和心理的满足。工作和人的关系,由以前的为生活而工作,发展为工作即生活。工作的选择也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再只是赚钱的手段,因此有必要进行生涯规划而从小培养生涯规划的理念和能力就显得很重要。
一、大、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
(一)中学生情况: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针对初三和高三学生的调研显示,高三学生对高考志愿中专业的了解程度为“一小部分”和“全不了解”的比例为75.2%,初三学生只有11.4%的城市学生和7.1%的县镇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从容就业。高考生对所选专业与学校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2.1%,完全不了解10.0%,比较了解26.8%,不太了解35.5%,说不清楚25.6 %。
(二)大学生的专业及求职
1.专业的不满:
据了解,已经考入大学的许多大学生因为对其所报学校、专业缺乏了解,导致入学后学习兴趣不高。某高校研究所调查显示,逾5成大学生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不理想,近2成大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3成学生对所学专业热情不高,仅有3.4%的学生入学前了解所报专业。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因不满意所考入的大学或专业选择复读,甚至厌学。大学生出现的这个问题已经带有普遍性。
2.对毕业后的发展前途
对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为50%,41%目前没有考虑太多,而有明确目标且充满信心只有8.3%。
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学生将学习的目的定在了考大学,而不是为了今后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能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们就对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有一些思考和探索,肯定会在未来的求学和职业生涯中少走很多弯路。尽量早地认识自己,寻找“我是谁”与“我要什么”之间的联结,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3.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去向何方,我如何到达
目前,大学生毕业后求职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一到邻近毕业的时候就开始盲目的投简历、找工作,这种现象出现的愿意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生们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如何发展完全没有概念。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现象,甚至起薪水平一年不如一年:教育的高投入与毕业后的产出根本不成正比。对此,许多职业测评专家指出:普遍的就业情况不甚理想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职业规划,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规划,在招聘会屡受挫折,就算进了一家用人单位也难以适应;一些人接受职业测评后发现自己的个性、能力倾向与所读的专业根本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但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招聘往往着眼于所学专业,专业成为毕业生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一旦专业与个性不匹配,在职场自然难以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认为,大学生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应该将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初、高中课程中涉及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各部门的压力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大,职业指导应定位在意识、能力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这就要求我国应该及早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二、不同地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我国情况
1.我国大陆
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已经普遍展开,称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而在中小学则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过职业生涯教育,我国中学生虽然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意识到如何实践自己人生理想的学生只是极少数。
2.中国台湾
我国台湾地区的生涯教育就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连续体系。在国小(小学)就开始提供儿童生涯辅导,以增进儿童的自我觉察,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工作态度,让学生了解教育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及学习做决定的技巧等。中学阶段则更是采取了形式多样的生涯辅导,有专门的生涯教育课程,还要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等。另外,许多高中在录取初中生时会将职业生涯课程作为成绩的参考标准之一。大学录取学生时,除了高考分数外,还需要经过面试的程序,其中一项是自传,内容必须包括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规划。
我国港台地区出版了许多有关生涯规划与发展的读物,如《生涯定位》、《生涯发展与辅导》、《生涯规划的艺术》、《职业生涯规划》、《一辈子的事:生涯规划与潜能开发》《人生的决策:生涯规划》等
(二)其他国家
美国于20世纪下半叶开始重视职业生涯教育;日本专门在初中、高中开设进路指导课程,并规定具体学时数。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德国等职业系统非常规范和发达的国家,通过职业模拟、看录像、实际尝试操作等方式使孩子从小就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瞄准目标发展。在学校里也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而职业测评更是铺天盖地。“职业规划早做一些,对个人的发展定位能够准确一些。实际上,可以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理想的确立都是在中学阶段。
三、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当然,不得不承认,就业的压力让许多高校日渐重视职业生涯辅导和教育(姑且不谈论其方法与效果),可是,如果我们一定要等到去找工作的时候才重视这件事情,往往为时太晚。 很多学生直到进入大学学习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有很多学生直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那么无能为力,对职业、对自己的人生完全缺乏方向感。因此,大学生需要生涯规划,但这不再仅仅是大学生的事情,中学生也需要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生涯(career)指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它不仅止于工作或职业,还包括事业、前程、生计、爱情、家庭、休闲等方面,它包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从事的一系列与个人工作生涯有关的所有活动。生涯是一个人选择并透过他的工作或专业、生命去追求人生价值的课题。生涯的发展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通常被视为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成长、学习和发展过程。
生涯规划是以人生命历程中的事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关心个体一生当中的教育、职业,并涉及与教育、职业有关的生存角色的选择与发展。生涯规划的观念认为,(1)每一项职业对社会都有独特的贡献。(2)相信事业是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有一个寻求生命意义和方向的动力,即追求梦想与理想。(3)要求我们探索过去、现在和将来,回顾过去,可以寻找阻碍我们成长的经历,重建自我的信心,把握现在的状态,为将来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4)应该探讨一生中的不同角色,这些角色之间相互关系和影响,如事业目标与人生角色的互动作用,透过规划不同的生命角色,才能迈向多元的人生目标。(5)相信生命意义和目标可以在不同的活动领域中实现(如工作、学习、休闲)。(6)探索自己、认识自己的需要、技能、价值观和兴趣,了解自己是什么、要什么。(7)个人在事业规划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须仔细考虑可操纵因素与不可控制的因素。(8)相信生涯规划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从适当的辅导与教育中学习获得。
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1.自我发展。
学习了解自己和发展其能力,着重于认识自我。需发展的心理因素包括:从总体自我概念指向学业的自我概念、自我功效感、自尊感、主观幸福感。预防的负面心理因素是:抑郁、焦虑、无助感、自我妨碍等。需要了解的自己的心理因素为:多元智力倾向、价值观取向、兴趣、人格特征等。
2.生涯探索。
学习探究和工作等生涯机会,着重于认识自己学习境况与将来职业世界。需发展的心理因素包括:元认知能力、认知策略、创造性、理想等。
3.生涯管理。
学习生涯规划、实践和调整其生涯计划,着重于培养规划与努力实践理想的能力。需培养的心理因素为:自我决定与自我支持因素、对他人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知觉、社会交往能力等。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也不同。根据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及有关新课程的相应内容我国青少年生涯教育的阶段和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小学阶段为生涯认知阶段,因此学生在这个阶段须知道周围的工作环境和其它广泛的职业知识,并了解自身与工作世界的关系。即:小学一二年级了解自己, 三四年级培养:基础能力 五六年级认识生涯发展。初中阶段为职业生涯探索阶段,让学生在这个阶段有机会深入了解他们所知道的职业群,通过实习、参观、访问等各种方法获得具体切实的职业体验。即:初中一二年级;进行生涯探索 初中三年级着手生涯规划。到了高中阶段为职业生涯准备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须学习职业领域的有关入门技能,具有从事技术性工作的能力,或具有进入专科教育的知识准备,使他们顺利进入工作世界。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规划要趁早,人生设计在童年。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大学,也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今后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工作。如果职业生涯规划从中小学做起,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意义。
生涯规划对青少年学生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在从学校过渡到工作世界的过程中,要面对很多和事业相关的抉择,包括升学、分文理科的选择,兴趣培训或技能进修的选择,以及职业的选择。能够有效地规划人生和事业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成长任务。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单个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即将毕业的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也不管他们是否继续升学,职业选择对他们来说是迟早的事。而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则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步入社会? 因此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人生。特别是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从而确定人生的方向,为准确定位提供奋斗目标和策略,并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认真分析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找准职业方向,把握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同时应根据不同的职业要求重塑自我形象,认识自己的价值并最终促使其增值,实现个人兴趣、能力、价值、事业、就业单位及家庭的多赢局面。
(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1.结合素质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在中学阶段,各学校可以结合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素质塑造、成功校友经验分享、职业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帮助中学生了解各类大学及专业的具体情况,提高将来考入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满意度。
2.各学校应配备一名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
专业化的指导教师是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在中学中选拔推荐一批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或心理辅导工作的骨干进一步深造,提升专业水平。组织各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积极参加各大学的招生咨询会和用人单位的就业洽谈会,熟悉就业市场,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目前,网络已成为学生汇聚思考、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可以在学校主页上链接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网站,引导学生登陆官方的网站学习相关知识。
4.组织中学生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光想不做不行,不做分析、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也不行。因此,即将毕业的中学生可以通过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即形成文字,时刻对照、鞭策自己的职业生涯实施情况。方案的编制一般包括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目标、措施及时间安排等。有可能的话再请有经验的老师或职业指导专家点评,以便改正和完善。
5.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鼓励、指导学生创办“职业生涯发展”协会等有利于自我成长与锻炼的社团组织并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让这些社团组织成为中学生交流社会实践感受的场所。同时,针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要求,通过社团开展的各种职业技巧比赛、应聘艺术、就业市场调研等社团活动,帮助中学生提高就业技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素质和信心。
反观大陆的情况,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可以学习这样的方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具有规划观念和自主意识的学生呢。 最后,让我们好好思考思考来自雷恩吉尔森所著《选对池塘钓大鱼》一书中的话吧“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第一门课也是最后一门课。”
人生需要规划,人生应该规划,人生可以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7
在社會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各个高校加大了扩招的力度,导致大学生毕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问题。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日后就业。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从效果上看并不理想。团体沙盘游戏作为一种趣味化、生动化的心理辅导游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并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就业的方向,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实现大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定位,设定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选择实现目标职业,制定相应培训、教育和工作开发计划,根据一定时间安排采取的积极的能够完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决策、行动和再评估几个步骤。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自我认识不全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基础是自我认识。但是现阶段很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全面,缺乏清醒的自我定位。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特点、职业人格特征和职业兴趣不够了解,对自己期望的理想工作和实际工作差异也很模糊。
(二)职业自我概念不明确
职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认识和职业世界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职业的态度、表现出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等。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受个人三观的影响。现阶段,大学生的三观在总体上还不够成熟,这使得他们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不知所措,甚至出现职业选择错误的现象。
(三)职业决策能力缺失
现阶段大学生对自我了解程度不够,职业准备能力不充足,加上职业自我概念不够明确使得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缺失。
二、团体沙盘游戏概述
团体沙盘游戏主要是使用沙、沙盘、水和有关的人、物的缩微模型来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团体沙盘游戏强调游戏过程本身的自发性、自主性,游戏开展的本质特点是应用非言语进行交流,不强调语言分析的作用,治疗师和游戏参与者是一种伴随的关系,而非一种引导关系。
在团体沙盘游戏中,成员之前可以进行心灵的交流,促进深层情感的表达,并发展个人意识。团体沙盘游戏能够加强个人对自身身体感觉、情绪情感、原型记忆的了解,加强对个人以及社会思维模式的体会。
三、团体沙盘游戏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一)能够加强咨访关系
在团体沙盘游戏的实际操作中,来访者一般都是沙盘游戏的天然制作者、解读者。沙盘游戏成为表达人心的重要交流工具,沙盘游戏的参与人员在沙盘游戏的构思、设计和解释中展现了个人的时间、空间理念,也体现了个人对真实职业的一种自我探索。参与团体沙盘游戏之后,人们能够自信地表达职业自我,感受辅导环境的宽松和自由,提升对咨询师的信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咨访关系。
(二)能够缓解辅导的僵局
来访者大多是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陷入到一种僵持的局面,表現在可能是来访者的内心防御使得对话无法深入进行,也可能是谈话中的某个话题让来访者情绪产生了大的波动。这个时候应用团体沙盘游戏让来访者暂时脱离现实问题和自我探索的困境,以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为辅导工作开展开辟出新的话题,从而缓解对话僵局。
(三)能够鼓励来访者进行自我情绪的表达
来访者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遇到阻碍的时候会前来咨询、寻求帮助,为此,在对话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为此,和来访者对话的时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来访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学生在参与到沙盘游戏时能够在游戏中释放自己的情绪,缓解情绪压力。
四、团体沙盘游戏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验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海报的方式进行团体沙盘游戏成员招募,报名者经过面谈和问卷调查之后,选择存在职业生涯规划困惑、并主动想要参加实验活动的学生16人,将这些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都是8人。
(二)实验研究工具
团体沙盘游戏需要的工具有沙盘、记录工具(数码相机和录音笔)、学生职业生涯决策量表、团体沙盘游戏单元活动总结。
(三)实验研究设计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采用前后测设计的方式进行,实验组需要接受团体沙盘游戏的辅导,控制组不需要进行团体沙盘游戏的辅导。
(四)实验研究过程
安排五个周末开展团体沙盘游戏,游戏开展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团体沙盘游戏活动开展的地点安排在生涯规划咨询室。第一次团体沙盘游戏活动是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加强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并让全体成员通过交流合作制定出团体规范。团体沙盘游戏的.顺序要通过猜拳决定先后,每个人只能进行一次作业操作,在独立作业操作的时候彼此不能进行交流。游戏一共开展六个回合,在沙盘游戏结束之后,小组成员要互相分享交流个人的活动经验以及想法,赋予自己小组沙盘游戏以名称。第二次团体沙盘游戏和第一次游戏活动规则一致,是不限制主题的沙盘游戏。第二次团体沙盘游戏开展八个回合。第三次团体沙盘游戏在原有沙盘游戏的基础上融入了“兴趣岛”活动。沙盘游戏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岛屿,并交流自己选择这个岛屿的原因,找出代表岛屿的关键词,为岛屿制作宣传海报,并由小组代表陈述沙盘特点。第四次团体沙盘活动是将原有的团体沙盘游戏和“生涯幻游”活动进行结合,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放松自己,并让小组成员想象自己五年后一个典型的工作日。在幻游活动结束之后,小组成员之间不需要进行互相交流,而是选择制作沙盘或者画画的方式将自己想象的画面进行展现,分享交流成果。
五、团体沙盘游戏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验结果分析
(一)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问卷调查研究
1.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前后大学生对自我了解差异分析
在团体沙盘游戏结束之后,依据《大学生生涯决策量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员展开测试,经过测试发现两组学生的自我了解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经过团体沙盘活动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了解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差异(x2=21.537,p<0.010。经过团体沙盘活动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了解方面的比较分析表具体如表1所示。
2.团体沙盘活动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信心上的差异
团体沙盘活动辅导前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信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x2=7.720,p<0.05),团体沙盘活动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信心上的差异比较显著(x2=16.326,p<0.01),具体如表2所示。
(二)实验研究结果
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前后,团体成员在自我了解、自信心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的差异,可见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不容小觑。团体沙盘游戏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沙盘游戏的操作简单、成果方便保留,通过游戏能够促进辅导双方之间的有益交流。沙盘游戏还显示出很强的自我治愈特点,是注重心灵的游戏产物。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释放个人压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明确人生理想目标、提升决策能力。加上团体沙盘游戏的生动有趣,易于被广大学生接受。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团体沙盘游戏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策略开展有针对、符合实际的团体沙盘游戏。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8
1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盲目性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大学毕业生,重庆人,是河南省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20xx年本科毕业生,英语过六级。因为考研,错过了找工作的好机会,去年8月,回到重庆找工作。经熟人推荐,进人江北一度假中心做销售代表,底薪600元。仅仅干了17天,就被“炒鱿鱼”,原因是专业不对口,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不久,找到第二份工作,在一家生产眼科仪器的公司做打字文员。可每分钟打三、四十个字的速度还没来得及提高,又被“炒”了。去年11月12日,进人一家畜产公司做外销员,月薪800元。不过,可能是与另位外销员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没干多久,被公司无故就解聘了。来不及伤心和难过,有了第四份工作,在花卉园一家中介公司做中介,月薪800元。不久,主动“炒”了第四个老板。现在,我拼命学习各种知识,还在考导游证。我只有一个希望:下一个工作能干得长久一些。
据调查,有这样经历的大学生,在我国大学毕业生中不是个别现象。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中,不到半年已经有大约20%的人更换过工作。跳槽不是坏事,但盲目而频繁的更换工作,会使得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给自己准确定位,从而在频繁更换工作中迷失自我,失去自信,给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重大的人生损失!这种现象从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欠缺,学生对于社会缺乏必要的认识,对于外界的情况掌握的较少,对自身又缺乏足够的分析了解,这就造成学生们进人社会后,极其的盲目和不适应。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改进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帮助我们的学生认识了解自己,强化自己的职业选择,从而增强竞争力。
2职业生涯的定义及生涯规划的几个重要理论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担负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职业生涯不仅仅是职业活动,而且包括与职业有关的行为和态度等内容。是以自我价值实现和增值为目的。职业生涯设计就是指个人和社会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设计基本上可以分为确立目标、自我与环境的评估、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策略、评估与反馈等五个阶段。
下面介绍几个生涯规划的重要理论。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学科有一个著名的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霍兰德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职业或岗位的重要参数。他基于对职业性向测试的研究,一共发现六种职业性向,然后根据业者的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1)实用型。倾向于从事包含着体力劳动并且需要一定技巧、力量和协调性才能承担的职业;这类人通常遵守规则,实际、安定,喜欢需要基本技能的基本活动,如操作工具,各种修理工作等。(2)研究型。倾向于从事包含较多认知活动的职业,这类人通常内省,理性,创造,喜欢独立分析与解决抽象问题,如研究数学、物理等工作。(3)艺术型。宜从事包含大量自我表现、艺术创造、情感表达以及个性化活动的职业;这类人通常想象丰富,做事凭直觉,冲动、无序,喜欢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如绘画、音乐、表演等。(4)社会型。宜从事包含大量人际交往内容的职业;这类人通常乐于助人,喜欢与人合作,富有同情心,如教师、医生、咨询等社会服务工作。(5)企业型。宜从事人量以影响他人为目的的语言活动的职业;这类人通常喜欢支配、劝导别人,自信,喜欢从事领导他人实现组织目标或获取经济利益的活动。(6)常规型。宜从事包含大量结构性的且规则较为固定的活动的职业。这类人通常有条理,顺从、有序,喜欢有固定规则的工作,如秘书,会计,出纳等。
霍兰德认为,失业者职业性向类型与职业及岗位相关系数越大,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他还认为人格类型与环境类型适配性越高,对所做的选择就越满意,对职业认同度也就越高。通过这个理论,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分析自己的人格类型与所处的环境类型之间的匹配度,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选择职业的盲目性。
3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美国的一位职业指导专家舒伯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过程。他把人的职业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i)成长阶段(出生一14岁),是以幻想、兴趣为中心,对自己所理解的职业进行选择与评价;(2)探索阶段(15--24岁),逐步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就业机会进行考虑,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开始从事某种职业;(3)确立阶段(25一44岁),对选定的职业进行尝试,变换工作,到逐步稳定;(4)维持阶段(45-64岁),劳动者在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持现状,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5)衰退阶段(60岁以后),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或退出工作领域。在上述舒伯的生涯展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他还认为,生涯发展可能是循环的而不是直线的,并用生涯彩虹图描述生命全程和生活空间。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的生活空间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并且每一阶段都有其重要的角色。
透过生涯彩虹图,可以帮助我们具体而清晰地f解不同生命阶段中不同的角色是如何构建其特有的生涯类型,小同的角色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扮演其特有的内容,角色的组合如何合理安排才一能达到址佳的自我实现。
4gott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
gott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被归属于生涯发展理论的一种,主要关注发展理论的发展问题。将心理学观点与社会学观点相结合,以性别类型、社会声望和职业领域作为研究职业抱负发展的3个重要纬度。gottfredson指出,职业抱负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缩小范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淘汰和放弃那些不能接受的选择,建立一个自己认可可以接受的社会空间。个体有时会为了那些虽不太喜欢但更可能得到的机会,以妥协方法调整抱负以适应外部世界。妥协有两种,一种是预期性妥协,即个人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知觉,意识到自己喜欢的选择不可能实现,于是调整自己的希望。另一种是经验性妥协,即个体在实施自己最喜欢的选择时遇到障碍,不得不放弃先前的选择。因此,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决策者要回答“如果我有几种理想的工作可供选择,我应该选择干什么?”和“如果我不能干我想干的工作,我应该干什么?”我们通过此理论,可以确定自己可以接受的职业选择的范围,在选择和妥协中不断的达到内外平衡,寻找合适自己的职业方向。
当然,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理论和专业测评工具充分分析自我,了解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合自己的价值观、分析自己的人格类型、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为我们今后的生涯决策奠定基础,提高对自己未来职业定位的承诺。否则,即使勉强就业,其获得的成绩和乐趣也远低于付出的辛苦。
5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准确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大学生毕业求职的时候都会遇到定位问题,但是很多学生不会定位,经常出现以下的误区:跟风攀比,盲目追求;被动地把亲人父母的期待,当作职业选择的标准;只了解职业的一小部分,而忽视职业的全貌,草率地作结论;只了解职业可以带来什么,而忽视职业要求自己做些什么,等等。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花了很大的力气终于成功应聘了,可做了几个月后发现,每天做的工作我实在没有兴趣。”“上了四年大学,感觉发展方向很多,但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如此种种,其实都是典型的缺乏职业规划的表现。从描述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出他们的困惑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所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地。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树立明确的目标与规划,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确定了职业发展的方向,会帮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实现职业的持续发展,还能帮助我们善用资源。有人将职业生涯比做一次旅行,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则是旅行中最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也就是前进的指南,旅途的航标。因此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径。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9
摘 要:本文回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重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概括总结,进一步提出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展望。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回顾 展望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
职业是依靠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创造社会财富,获得一定报酬,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种工作。职业生涯即与职业相关并贯穿于人一生的所有经验与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即职业生涯的设计,是一系列的职业目标的实现活动。
为此,笔者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这一主体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关的学习和培训计划,不断增强所选职业所需素质的一个过程。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
2.1职业发展理论
有许多种类的职业发展理论,我们选择介绍金兹伯格和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金兹伯格(Ginzberg)认为职业发展不是一个短暂的决定,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职业发展理论探讨了影响个人职业发展的因素,并进一步把青年人的职业发展分为空想期、尝试期和实现期。舒伯(Super)在上述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职业发展可以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5个阶段。
2.2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选择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霍兰德(Holland)认为人格有6种类型,分别为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事务性。与此同时,工作环境也有6个类型与人格类型相匹配,人的职业发展由二者的交互作用而决定。
2.3职业锚理论
施恩(Schein)提出了职业锚理论,他认为当一个人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他怎么都不会放弃自己职业中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就是职业锚。人们如何在未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职业锚起着重要的作用[1]。
以上三种代表性理论分别从职业发展、职业选择、职业锚的角度,对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做了简单地分析与论述。这三种理论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本文重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回顾
3.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很多,笔者选取了几篇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发现大学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有:(1)大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有足够的认识;(2)大学生对于自身与相关的环境认识不够;(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对盲目,缺乏相关的方法与对策;(4)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够[2][3]。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从个人、高校和国家几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来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正确认识自我与周围环境,为将来更好的择业、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3.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能力是个体或团体成功完成某一活动或事件的心理特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即大学生能够成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种心理特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有之意,也是大学生提升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内容。
裘开过(20xx)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可分为:认识自我、认识环境、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和反馈修正。而且各种能力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和专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为此,根据不同的性别、年级等特征有区分、有计划的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很有必要。
3.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体系与培养机制的研究
杨丽(20xx)的研究从指导机构、专业队伍、网络服务、课程体系和测评体系几个方面介绍了教育体系的建构,同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个性、市场和大学生职业生涯整个过程的发展[5]。该研究既尊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也尊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还很好的结合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现实性,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机制也十分重要。建立良性的培养机制既可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能够有规可循,也可使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刘兆平(20xx)的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办学理念、学生管理、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角度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机制的相关措施[6]。从宏观的办学理念到微观的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机制的建立值得我们借鉴。
3.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是实效性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可以看作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大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等的影响。实效性越高说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越能落到实处。何泽彬(20xx)认为时效性的考察应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有效方式、队伍建设和有效评价五个方面[7]。在实际考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以上五个方面值得借鉴。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与实践展望
4.1努力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阶段是一个增长知识与技能过程,职业是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实现价值并转化为社会财富的一种途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与周围环境,确定和实施合理的目标,并根据结果对以上环节不断跟新、进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从学业规划和结业规划两方面入手。学业规划可根据SWOT分析方法在大一到大四制定不同且有针对性的计划。就业规划要实时关注就业信息,不断增强就业知识与技能,结合自身兴趣等,进行合理的就业规划。
4.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与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机制仅从理论上的建构是不够的,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这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体系才会不断完善。为此,高校应当把学生管理、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并更新理论。只有这样的循环往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还要特别强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网络服务的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在发布信息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加以有效利用。
4.3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实效性将越来越受重视
我们可以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看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如今有些高校虽然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指停留在课堂的讲授、期末的考试等事项,而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重要内容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的研究制定更有效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学生也应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4.4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深化
由于大学生扩招等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巨大。大学生就业既是热点也是难点,大学生应对就业的相关政策进行详细的了解。例如:基层在教育、医疗和农工业技术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大学生应响应国家号召,去基层就业,在基层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另外,大学生创业也是值得深入了解与发展的内容。国家在大学生创业方面有诸多的优惠政策。大学生选择创业既可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5]杨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D].复旦大学,20xx.
[2]常万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xx.
[3]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4]袭开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结构及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xx.
[6]刘兆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xx.
[7]何泽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xx.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0
一.形式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财经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虽说会计是热门职业,在这种现状下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也明显供大于求。
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且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几年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并且取得会计职称如注册会计师、acca、aia等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市场上抢手货。这些现状使其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临这种现状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好好筹谋自己的前途,做好合理的规划。
此外,国际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趋热。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尚缺9万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会计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拓宽国际视野和应对能力,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的崭新挑战。在校大学生也可朝这个方面发展。
二.自我认识
根据自身的了解和大家的评价,发现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问题,虽然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很快接受新事务;但是学习上不够细心,导致效率不高。在做事情上总是很难做到细心,粗心可是做财务一大忌,因此一定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不断改善。
生活工作上,自己适应能力还不错,主要是因为自己性格比较开朗、为人诚实、朴实、踏实,这使自己在和人沟通上比较顺畅;能为集体尽力,职业操守高,所以在工作上可以很快打开局面。
三.个人规划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长阶段,即在校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通常是毕业后一到两年。处于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阶段。
第三阶段:维持阶段,工作相对较稳定,职业变动也较谨慎。
第一阶段成长阶段
大学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要充分把握大学短暂的四年时间,掌握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同学们在慢慢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确立远期发展目标,从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拼搏精神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制订并不断完善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为四年后的新一轮挑战增加筹码。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1
在大学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就业期望值过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他们职业生涯准备不足、职业定位不科学,致使在择业中屡屡碰壁,不能顺利就业。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30%。职业生涯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我的潜能与创造力,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这已经成为每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1、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中的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的目的是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不仅局限于为毕业生实效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提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并使他们有能力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谋求更适合自己的职岗位,而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却影响着业指导工作的目的性。
1.1就业指导的重点是毕业生的工作安置,强调一次性就业率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体意识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求职过程中较多依赖学校老师及家长等,求职准备和主动性不够;二是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自身没有客观理性的认识,求职目标模糊、应聘思路不够清晰;三是就业自主能力不足,表现在创业意识欠缺,创业期望值过高,创业能力不足。在对近600名20xx届毕业生进行调查中,有近25%的同学“对未来的目标不清楚”,近15%的同学“暂时未考虑”,有创业意愿的同学不到0.5%,而对近几届毕业生创业进行跟踪调查显示,发展的速度及质量还非常有限。"
1.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不高,没有贯穿整个大学教育
以提供就业信息为平台,以就业安置为目的,以就业政策与技巧为主要指导内容的现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专业化、科学化程度不高。上课的老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或是缺乏理论基础,就事论事;或是上课的老师本身对就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空谈理论;缺少对大学生整个职业发展的规划。
一个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获得更高的就业能力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一入校就在学校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进行职业目标的确立。并根据这一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培养相应的素质、技能,进而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如何选择职业,如何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如何成就一番事业是很多大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密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职业生涯规划对拓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科学定位,正确认识社会竞争和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决就业问题,施展自己的才华,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
2.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历程的计划,具体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学习计划、训练计划和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通俗意义上就是帮助学生回答“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样到达那里?”三个问题。解答这三个问题要涉及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学环节,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开设系统的职业生涯相关课程,配备专职辅导教师。对于大学生而言,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就业能力即就业力,是指学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应聘能力、心理素质等。就业力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把握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找到工作能否尽快进入角色,胜任这一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力,有效的职业指导教育和符合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最关键的因素。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可以帮助他们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并根据个人优势、劣势、兴趣以及环境因素,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就业指导工作做得到位与不到位,必将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毕业后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与否。"
事实上学生良好的就业能力,是不可能在毕业前的就业指导中一蹴而就的。大学生在择业中表现出的问题在择业期间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它是渗透在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就业与此前的学业、此后的职业和事业都是一个整体,要进行系统的指导,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职业发展。
2.3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
西方国家的就业指导从学生上小学开始,在高中阶段就进行了职业启蒙教育,在大学阶段,学校设立了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和辅导中心机构,并在各层次的教育管理中把学生的学业和校园生活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学生为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好全面的准备。这一教育管理模式使这些国家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为其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2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具有两阵地、三阶段、四参与者和五要素特征的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视觉、听觉、推理和思考等方式形成对情境的认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终理解掌握知识。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情境; 情境教学;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简介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新型的公共课程, 这门课程的性质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中心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强调职业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还注重学习此门课程学生的全方位的发展和终身发展。此门课程开设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意识, 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就业观, 促使大学生正确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 以提高生涯管理能力和就业能力。
二、情境教学模式简介及应用
情境教学模式是以职业情境为背景, 以职业实践信息为知识载体;以学生的协作和交流为核心;以教师的课前准备、课中引导以及课后修正为依托;以企事业单位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为保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在课程中综合运用职场实践、企业家进课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模拟真实情境等各类型的情境教学方法的教学体系。区别于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核心直接向学生移植知识的模式, 情境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特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思考。情境教学模式具有两阵地、三阶段、四参与者和五要素的特征。
(一) 两阵地。
两阵地是指为了保障情境教学的顺利进行, 需要分别建立企业基地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其中, 企业基地是情境教学的重要阵地, 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学院, 可以把学院的实践基地作为企业基地, 为教师和学生的调研和实践提供条件;教学设施是情境教学的主阵地, 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和设备基础, 学院的实训室为情境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 三阶段。
情境教学需要通过课程开始前, 教师对幼儿园和幼教培训机构的深入调研和对幼儿园管理者的访谈工作设计教案, 重点对学生入职较多的典型的幼儿园和幼教培训机构进行调研;课程期间, 以学生为核心, 通过教师的引导, 激励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小组讨论以及与幼儿与幼儿园管理者、幼儿园一线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完成教学工作;课程结束后, 通过师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和反馈, 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的效率和效果并进行修正, 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 四参与者。
四参与者是指情境教学中涉及的学生、教师、幼儿园管理者、幼儿园一线教师等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情境教学过程中通过这四类参与者的有机互动, 互相启发、激励和协同学习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四) 五要素。
情境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包括:职场实践、幼儿园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进课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模拟教学。这五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单独使用, 五者的综合共用还能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避免木桶效应。
1. 职场实践
本课程在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增设实践部分, 强调学以致用。让学生走入幼儿园、幼教培训机构进行实践体验, 实践后在课堂上分享实践体会, 进而师生共同讨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实践经验。
2. 幼儿园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进课堂
本课程设置专家讲座模块。邀请幼儿园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到课堂为学生进行内容丰富的讲座, 幼儿园管理者、幼儿园一线教师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成长经历、职业生涯规划和面试要求。幼儿园管理者、幼儿园一线教师可以就学生关心的“职业规划”与“就业面试”的问题进行全面详细的讲解。
3.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根据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育目的的要求, 把教学内容编写成案例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它选取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典型材料作为教学内容, 非常直观形象地提供给学生,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情境教学加大了讨论部分的课时,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发挥创造力去解决问题, 重点设置我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典型案例 (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 , 我院毕业生的案例能够增强学生的共情心, 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知识。
4.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法在假设而又逼真的情景中进行, 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学生根据情节在仿真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身临其境地按设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人际协调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实际操作, 从而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 在课程的求职模块可以设计仿真的场景情节, 要求求职者在这一特定的场景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并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通常由教师和校外专家担任面试官, 学生扮演求职者和情景中的其他角色。面试官在面试开始前会就背景和角色向求职者进行说明, 然后在旁观察求职者的表现并评分。
5. 模拟教学
它是指教学中模拟工作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各种各样的背景, 包括情感的和逻辑的、社会的和个人的、自然的和人性的、职业的和通识的等等。它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实物化的, 也可以是虚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性格探索、兴趣探索和面试知识模块都可以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也可以让学生自导自演情景剧来阐释知识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所探讨的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一般方法, 它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必须依托于具体的实践教学形式。随着应用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实践教学研究的逐步深入, 情境教学模式将会得到更为精彩的呈现和更为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农.职业生涯规划—不需要教科书的课程—学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体会[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xx, (13) .
[2]郝美玲, 黄新亮.情境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xx, (9) .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3
一.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分析
1.个人原因
(1)教学经验较为薄弱,教学方法不对路。大多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上岗前没有接受过严格的教师专业教育,只是在上岗前通过短期的培训及考核,这种考核都不大正规,他们往往是还没完全吃透理论知识就匆忙地步入教师职业生涯,其个人素质、教学能力等都无法达到职业院校教学岗位的要求。另外,部分青年教师毕业于重点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当年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较差,接受能力不强,无法适应青年教师这种较为深入的教学方法,自然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面对意外情况时,就会显得手无足措,更谈不上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久而久之,青年教师就会厌倦教学工作,产生消极思想,对教学工作失去信心,一部分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另谋职业;(2)缺乏进取心,认为当上了老师就可高枕无忧。受到社会上就业难情况的影响,一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较为安逸的教师职业,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在逐渐增加。但一大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师这职业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选择这职业犹如捧上了“铁饭碗”,课堂上随便应付,课后就可放松休息,容易自我满足,缺乏进取心。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没有加强重视,缺乏一套完整的教学激励机制,青年教师在安逸的教学环境中缺乏奋发上进的精神。
2.学校原因
(1)高职院校所具有的职业性特点给青年教师增加了压力。在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具有普通职业教育特点,也有高等教育特性,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高职院校主要注重对社会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所培养出的学生不但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要有扎实的操作技能。因此,青年教师初来乍到,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难以适应;(2)高职院校生源素质较差,打击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我国一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学校转变而来的,办学时间不长,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所招的生源也都是分数较低的学生。到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在学校得过且过,缺少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面对懒散的学生,青年教师根本提不起教学积极性,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不良的影响。
3.社会因素
虽然国家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但受到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教师地位始终无法提高。在社会上公众舆论中,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比较看好普通高等院校,而对高职院校存在着偏见,导致高职院校在招生、资金或者审批各项设施等都较为困难。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考核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压力,而且由于工作时间不长、职称和工资都较低,面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影响,大大打击了他们教学并不断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途径分析
1.对自己重新定位,对教师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青年教师要面对各种困难,让自己全身心适应并投入这项工作,首先,就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对教师这一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师范院校要改变教育方式,加大教育力度,在青年教师尚未踏入职业生涯前,在师范院校学习时就让他们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避免他们在步入职场时不知所措;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相关教育培训,青年教师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定合理的奖赏制度,对青年教师多鼓励、多支持,在教师面对困难时,要尽量帮助他们,让他们真正融入职业院校这个大家庭,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树立自信心,充分认识到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更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勇于探索,奋发向上,让理想的职业生涯得以实现。
2.有计划地制定目标,让院校和教师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办学目标,带领广大青年教师共同努力,激发起他们的职业生涯动力,鼓励青年教师以院校大目标为方向,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激励自己向着这目标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将自身发展目标和院校的总体目标互相结合,以共同谋求更大的发展。院校要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找到归属感,也让他们的职业价值得以体现。
3.根据青年教师自身特点,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和制定目标相同,要立足于现实,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院校要从青年教师所学的专业、他们的性格、兴趣及职业目标出发,对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帮助青年教师制定一份和院校长期发展目标相符合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三.小结
总而言之,让整个社会都共同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地位。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要在多方面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支持。从入职到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是高职教师重要的转折时期,院校要对这个时期的教师群体多给予关注,帮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设计并有效管理,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让他们顺利步入职业生涯的成熟期并向良好方向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4
一、自我分析:
1、职业兴趣:常常对自然现象和规律感兴趣,喜欢同观念不同的人或事物打交道;喜欢抽象思维,对分析,推理,实验感兴趣,喜欢独立地进行创造性工作。
2、职业技能:喜欢亲自动手,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有较的创新精神,而不愿循规蹈矩。
3、个人性格:喜爱寻求思想、关系、物质等之间的意义和联系。有责任心,稳重、踏实、细致、有耐心。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对于怎样更好的服务大众有清晰的远景。在对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有计划而且果断坚定。
4、职业价值观:不断进行智力开发、动脑思考、学习和探索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按自己的方式、步调或想法去做,不受他人的干扰。
5、自我分析及小结:通过以上比较全面的自我分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发现了自身的性格优缺点,了解了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同时也初步树立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只有深刻的自我了解之后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而不至于走太多的弯路。
二、社会环境分析:
1、学校环境:林业学有悠久的历史,专业人才很多,所以就业前景很好.学校环境优越,硬件设施基本齐全,是一个读书学习本领的好地方.对我的影响: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计算机网络设备,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见识.同时在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充实自己在林学方面的知识。
2、社会环境:世界环境不断的恶化,白色污染,核污染,沙漠化严重等.所以毕业后会有许多林学专业,环境专业的人从事环境保护这项工作.世界上各个国家也都加大了对林业的资金投入,就我国近几年的投入从一个亿上升到四十亿来看,就足以证明国家对林业的充分重视。
三、职业环境分析: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是的一个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从上可以看出,林学专业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在林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我的影响:有从事教学或科研方面工作的意向。
四、职业目标定位:
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我怎么干"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介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通过以上自我分析认识,我明确自己了该选择什么职业方向,我选择的职业是与专业有关的科学家、大学教师和公司技术员。
内部因素:兴趣所在,从小向往成为一名科学研究工作者,想通过对未知事物的研究给自己带来乐趣,想了解大自然的神秘;心思细腻;善于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求知欲强;勤奋踏实等。不善于表达;社交能力差。
外部因素:热带雨林、森林称之为地球之肺,湿地称之为地球之肾,其面积减少和系统破坏,灾害性气候的风险会增加,同时依赖湿地、森林生存繁衍的动植物会增加减少或灭绝的风险;海洋、江河、湖泊水体污染、系统遭到破坏,会增加鱼类和依赖水体生存发展的其它生物减少和灭绝的风险;草原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会增加土地半荒漠、荒漠化和载畜量减少的风险;沙地植被减少、系统遭破坏,会增加沙漠化面积扩大和沙尘暴侵袭风险;农田作物生长环境遭破坏,会增加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的风险;有毒有害固体、气体物质排放会增加人与其它生物的安全风险;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会加剧土地石漠化、土地贫瘠、泥沙淤积库坝、河流、湖泊导致洪灾的风险。就十到二十年论,有很好的就业环境。
五、理想职业发展策略:
先在国内大城市的高校继续深造,积累知识,同时不断自我提高,争取公费出国深造,一方面提高英语水平,另一方面体验和学习国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及专业知识。学有所成后回国为中国林学专业科研或教学或其它相关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学习机会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提升英语和林学专业水平,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使自己毕业后足以胜任自己的工作。
近期计划:20xx年——20xx年,在大二学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四考试,第二学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普通话拿到二级乙等,拿到一级乙等,在大二学期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在大三通过计算机三级考试;掌握过硬的林学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等.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补充必要的知识,勤奋刻苦;在课余的时间坚持自学数学(《概率论》《线性回归》)知识,数学能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考事情的周密性,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听关于专业方面的讲座,及时关注专业信息及就业状况;可利用假期兼职,积累经验等。把握住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是有理想、有目标的大学生,不能随波逐流,否则会一事无成。
中后期计划:20xx年——20xx年考上国内的名校读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争取公费出国深造,在国外读完自己的博士学位,学习国外新知识,顺应时代发展。在读研期间能有自己的成就,发表自己的论文。在读博期间,拿到国际大奖凡事都要用心去做,配合导师完成各项研究
20xx年以后成为国家的林学专家,对中国的林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著书传达这些方面的经验。吸收国外新知识,回国从事教学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学海无涯,科研永不止步。
六、结束语:
通过对自己理想职业的明确,前进方向也随之明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与生活才不会是盲目的、毫无收获的。无论今后究竟会从事怎样的职业,现在所做的这种定位都是有意义的,它使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奋进。这将是我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以前我总是野心勃勃,发誓要做一个像居里夫人一样的成功人士,可是以前的我只会踏踏实实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把自己的前途放在了别人的手中。步入大学校园,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很多时候觉得清闲得无聊,然而渐渐地我意识到这样下去就是在浪费时间,我离我曾经的理想越来越远!于是我积极参加了这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旨在让自己全面地进行自我分析,发现自己的潜能,为自己制定不断发展进步的目标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5
摘 要:社会就业压力大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大困境,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解决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有效办法,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各高校的重点发展项目。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作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创新创业意识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背景、含义及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的背景。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1908年“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针对大量年轻人失业提出的“职业咨询”概念,而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源于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提出的就业指导。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最初是由翻译别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着作等开始发展的。在20世纪,我国专家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持续增多。
近几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下达了大量辅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20xx年5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表明各高校为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调整教育课程设置,开设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成为我国目前各高校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主要任务。
2.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对一个人主客观条件如兴趣、特长、能力、时代环境等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出最适合其的行业倾向及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科学目标,对其自身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系统地计划过程。通过这个方案计划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有效的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3.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己的特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准确的方向定位和发展目标。以发展目标为指向标,设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详细计划。让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明确的方向和职业发展道路,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潜在价值,将自己的综合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并综合分析,增加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提高未来求职就业时成功的几率。
二、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职面临这巨大的竞争力。求职岗位供给和需求失衡不对等的情况下而自主创业作为一条能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目前高校教育中加强推广的教育项目之一。而就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情况而言,大学生真正选择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作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却少之又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还存在的很多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缺乏敢于拼搏的勇气,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面对创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其次,大学生缺乏支持自身自主创业的专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创业仅限于书本上的概念,而缺乏现实中的实践经验,以至于大学生的创业想法与实际的创业实施的对接相差甚远。而近年来,许多高校引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实践促成学生自主创业,而实际上培养大学生实行自主创业的结果仍是不理想。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
1.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首先,当前社会中,坚持素质教育一直只是个很响亮的口号,而实际上,应试教育才是目前国内教育的根本形式。学生在校学习知识为了应试,且学生迫于应试压力,只能将大量的精力时间花费在做各种真题和模拟题中,而忽视了学动手实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们的习惯于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但是在动手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上十分欠缺。习惯使然,大学生在面对创新创业教育时,会倾向于理论上的学习,而缺乏实际上应有的创新创业意识。其次,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很多家长眼里,只有学习才有出路。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于学习,为孩子包办一切,导致孩子在很多生活能力上都有所欠缺。除此之外,家长不断地为孩子们灌输他们认为的好前程的思想——寻求稳定安稳工作。家长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孩子自身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孩子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学生长时间接受这种熏陶导致学生自身对创新创业意识的缺乏。
2.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坚定。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创业人才。但往往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下,而今的大学生在意志上不够坚定,家长们给予孩子的过度保护,让孩子们抗打击能力上不够强大。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时,他们面对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磨难,一直生存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的他们极易产生退避心理。更甚者,在创新创业初期计划阶段,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或是父母的不赞成,便让他们放弃了创新创业的想法。
3.个人发展缺乏计划性。高校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一味地接受知识的授予,遵循着家长和学校要求而成长。进入大学后,对于自己的人生发展缺少目标、缺少计划,在意识上依旧处于被动状态。而在就业创业时,没有计划性的学生一味盲目地参与,没有明确的规划,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在时间和实际发展的把握上,缺少科学合理的安排,以致就业创业的最终失败。
三、职业生涯规划对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益于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确定自己威力职业发展道路。而创新创业是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紧密联系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有着重大作用。
1.心理调节。首先,职业生涯规划,究其根本,实质上属于心理学中的一部分。这是个学生自我认识并助力学生自我发展,个性塑造的过程。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大学的课程当中。让各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明确自己定位。并且帮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培养一种创新创业意识,树立创新创业精神。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被他人认可是大学生自信心最大的源泉。职业规划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一步。在创业之前通过职业规划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融合创业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2.明确创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学生职业选择时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创新创业目标,进行创新创业意识上的塑造。确定正确的创业目标是成功创业的关键因素。在创业教育中通过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分析和职业发展的认知是确立创业目标关键流程。各高校的大学生都处于学生就业上岗的准备阶段。在大学期间通过校内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帮助大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明确职业定位,辨明创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立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并制定一系列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提升个人竞争力。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自身的职业目标。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如若想在这职业竞争的狂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根据自身的职业目标规划好自身的职业计划。有目标、有规划地进行行动。跟着制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地、有计划地行动,逐渐累积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增强职业技能。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并且实际所需适时地、不断地发展自己,在关键时刻更好的安排工作任务的先后顺序。由此个人竞争力也得到增加。
四、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使我国目前一项重任,各高校都在积极落实这项任务。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坚定等。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及客观因素挖掘自身潜能,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大学生通过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根据学生个性明确学生自身的创业目标及日后的发展方向,完善就业前准备。并帮助学生对自我、客观环境等进行正确的评估,在内心素质方面进行强化和调节。由此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并避免了创新创业中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不坚定。
参考文献:
[1]胡涵锦.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的调研及对策.东华大学学报,20xx(3).
[2]万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硕士学位论文,20xx.
[3]蒋琴雅.创业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职业圈,20xx(24).
[4]桂南岭.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株洲工学院学报,20xx.5.
[5]刘景宏.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创新与创业教育,20xx,VOL2(3).
[6]党瑛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对策分析.华章,20xx(14).
[7]张正华.试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模式.生涯规划,20xx(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