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男子网上找工作被骗2500元
2023-08-11
近日,泉港一男子在网上找工作,不仅没找到工作,反被骗了2500元。
12月19日下午,南安美林派出所接到一男子陈某报案,称自己被骗了,民警了解得知,陈某今年23岁,刚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
18日下午,陈某在家中上网,在泉州一人才网投递了个人简历应聘。当天晚上,陈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南安某公司招聘部经理的电话,让其带上简历于19日上午到公司来面试。
19日上午9时许,陈某来到南安这家公司门口,又接到了那名招聘经理的电话。男子声称他正在办公室跟领导会谈,现在不方便面试他,让他稍等片刻,随后,又提到了要向领导塞些红包不方便用现金,让陈某先用支付宝转账到其银行账户内,待等下和陈某见面后再将现金还给他。
陈某心想,虽说没见过面,可是偌大的公司不可能骗他那几千块吧,然后又想面试要给新领导留下个好印象。于是,便用手机支付宝向该男子提供的银行账号先后两次共转账2500元人民币。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陈某还没接到“招聘经理”的电话,陈某便打电话给男子,可是却无法接通了。陈某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于是当下就报警了。
小编提醒:网上求职者应提高警惕,像这种未上班先交服装费、押金、培训费等各种费用的招聘,多为骗局,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需谨慎以防上当受骗。
求职常见陷阱
陷阱1.不通过正规的\\\'渠道招聘。人员招聘是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单位对该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会派专人通过正规的渠道招聘。不要毫不防备的就把自己的简历等材料交给单位。
陷阱2.要求应聘者交纳“保证金”等费用刚参加工作,薪酬不高 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出现一个不熟悉的单位提供高薪酬时,大学生就应该引起注意,因为不少诈骗分子企图利用高新待遇的幌子,骗取毕业生所谓的押金、培训 费、服装费等。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千万不要相信在工作的初期就很容易获得高收入,对有些单位提出的所谓押金、培训费、服装费要敢于说“不”。
陷阱3.要求应聘者介绍他人加盟有些大学生因被骗而涉足非法传销,到头来后悔不已。因此,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如遇到非类似单位对你非常主动,把加盟后的前景说的异常振奋人心,并要你介绍朋友和同学一起加入时,就要想想这句老话: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陷阱4.不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是传递毕业大学生人事关系的依据,如不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的人事档案, 户籍等人事关系就无法转入工作单位及所在的城市。而这些关系的办理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如办理社会保险,购买经济适用房,评审职称等。因此,单位不予毕 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对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职业发展是不利的。毕业生应主动要求用人单位解决这些问题,并通过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协助办理人事档案、户口 等关系的接收。
陷阱5.不将承诺写入合同用人单位对招聘中的内容并非必须承担履行义务。作为毕业生,如想要招聘的单位兑现招聘广告中的承诺,最好将这些承诺写入双方的劳动合同条款中,由劳动法的约束力来督促用人单位向毕业大学生履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