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毕业生求职故事
2023-08-11
小林是今年应届毕业的大专生,7月初就毕业离校。从去年11月起,他就开始找工作。可是至今,仍不知道将来能落脚到哪儿。
当工人不甘心
小林学的是会计电算化,学校是咸阳一所老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当初之所以报这所学校,就是听说这所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声誉良好,毕业生就业率相当高。而选择财会专业,也是觉得这个专业社会需求量大,找工作应该比较容易。可是,从去年末开始找工作以来,小林体会到了求职的艰辛。
他第一次接触用人单位,是去年11月在学校举办的就业洽谈会上。那一次,会上来了许多单位,绝大部分是江浙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他们需要的人很多,可大部分是产业工人,比如去组装鼠标啊、电器啊什么的。而招财会的,就几乎没有。小林这一届有三个财会班,共有上百名毕业生。同班的三个同学眼看着财会专业就业形势不妙,就抱着闯世界的想法,大胆地应聘去了广东一家工厂当组装鼠标的工人。没想到今年5月,这三个同学又齐刷刷地辞工回来了。
据他们说,在广东那边当工人,干的其实是农民工的活,不需要什么技术,工作很单调也很累,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10多个小时,薪水却不高,加上奖金也不过千余元。他们觉得这样干下去既没前途,也浪费了自己的专业,就辞工回来了。这几位同学的体验,让小林彻底绝了去南方谋生的`念头。
招聘会结束后,小林像班里大多数同学一样,虽然投出去了十多份简历,可都没有下文。不过收获还是有的,首先是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其次是有了一些和用人单位打交道的经验。在此之前,小林从没机会接触社会,没有任何社会经验。课程里规定的实习,也是在学校里模拟完成的。
留大城市要“经验”
此后,找工作变成了小林每天的头等大事。他多管齐下,一方面积极参加周边城市、学校及社会上的招聘会,一方面在招聘网站上注了册,一方面翻阅各种报纸的招聘栏。终于,在3月份,通过中介,他在西安一家企业谋到了一份月薪600元的差使。这是一家代理企业注册的公司,每天干的营生说白了就是造假——千方百计为代理注册的企业制造假的验资报告,假的注册资料。具体到小林,就是坐在房子里为注册企业编地址。这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可他刚来西安,对西安的街道很不熟悉,有鼻子有眼地编一个看上去真实的地址并不容易。不过最让他痛苦的,却不是技术上的这点难题,而是道德上的亏欠感。
小林一边痛苦地干着,一边留意着别的用工信息。一家化妆品公司在网上打广告说,要招两到三名财务人员。小林赶紧去了,结果根本不是招什么财务人员,而是招推销员。而且应聘者先要掏150元才能拿到等值的货,如果推销不出去,也不能退货。一家中介公司在报纸上打广告说,有贸易公司需要抄写员,每日可挣120元。小林自信字写得不错,很动心。可是一进中介公司,就好像掉入了收费陷阱:替应聘者给用人单位打一个电话,中介要收5块钱;应聘者和用人单位见面,中介要先收200元。小林越想越觉得不对:现在都用电脑办公,公文往来也都是采用打印文稿,谁还需要手抄呢?还有一家公司招制作漆画的人,只要报名就可以获得聘任,可是上岗前先要接受三天的培训,条件是受聘者交180元“材料费”……
小林说,他不怕吃苦,也不追求高工资,只想干一个和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为此,在西安这段时间,他曾参加了各种招聘会。不过,最近这段时间,他已经不再去了,因为没有任何意义。招聘会上要财务人员的单位不少,可都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而这两年工作经验的要求,对他来说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
回家乡没“门道”
小林的家在陕北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普通的市民。为了小林的工作,他们到处托人,可目前依然毫无眉目。
小县城里没什么企业,算得上单位的基本都是政府部门,而要进这样的单位,没有关系几乎不可能。可找关系就意味着花钱。小林这几年上大学已经花了不少钱,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可为了他的工作,他的父母还是预备好了几万块钱,可是,这些钱现在却找不到门道花出去。
由于深知回家乡就业的难度,小林一直希望凭自己的能力在西安或咸阳这样的大城市找到一个单位。现在,他已经没有任何奢求,不管在哪里,只要是一份正经的财务工作,薪水勉强能维持他的生存,他都愿意接受。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小林很自信,他甚至愿意免费给用人单位试用一段时间。他相信,只要给他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用人单位就一定不会失望。至于目前栖身的这家公司,他迟早是要离开的。而将来到底会落脚到哪里,是不是能干上自己的专业,他却一点儿把握都没有。
小林说,他们班的29名同学,现在名义上虽然都有了接收单位,可真正算得上有单位的,也就十来个。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亲友、关系弄到的。其中干本专业的,则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