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2023-08-11   


  当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来自学校和就业市场的外部因素。

  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而是大学生多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在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生学习上缺乏目标和动力,对生活悲观失望;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部分学生追求知识的单一性或专一性,认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走遍天下。学生中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功利轻素质、重科技轻人文、重实用轻理论的现象,造成自身素质的畸形发展状态,导致综合素质不高,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脱节和错位,就业效果不理想。

  就业竞争力不仅是综合素质的展示,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要想超越竞争对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部分学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竞争优势不明显。

  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以为是,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的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职业岗位;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积极参与双向选择,而是听之任之。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大学生在毕业求职中只埋怨理想和现实相差太远,失落感不断增强,从而产生自责、自怨、自卑的心理,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制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

  首先,学校管理的错位。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要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其所生产的“产品”就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明确办学思想,定位准确,突出办学特色,以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市场中求生存,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盲目追求上规模、求数量,盲目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忽视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忽视内涵发展的重要性,学生的教育管理走粗放型的路子,以致学校发展特色不明显,培养的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弱,反过来影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就业市场不规范。目前我国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制度和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人才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必需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还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相当部分的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远远没有健全。此外,就业过程中的地域、学校、专业、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家庭地位、社会关系等影响了就业的公平性,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与市场为主导的就业方式是不相称的.,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势必影响毕业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导致就业中不良现象恶性循环。

  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整体就业水平,需从学生个人、学校教育、社会三方面入手“三管齐下”。就学校层面来说,高职院校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人才市场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只有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的学生才能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高职院校需确立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内在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上,树立人才培养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和观念;在基础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和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的思想和观念;在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和观念;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树立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和观念。

  核心竞争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赖以生存和发展、具有独占或相对垄断性的竞争优势。高职院校毕业生要在就业市场取得优势,须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区别于本科教育的“系统知识素质”又要区别于中职教育“以能力型素质为主”。在专业技能方面,如果高职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一样只获得初级或中级技术等级能力与资格,那么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没有优势的;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掌握专业技能,而不拥有专业核心理论知识,那就等同于中职生,在职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重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那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不过本科院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比不过中职生,从而在就业市场上陷入被动。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柔性的现代的教学模式,形成课程模式多样化,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坚持人才培养以“核心技能、核心知识”为中心,贯彻“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思维方式。

  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是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生命存在价值的有效保证。高职院校要从学生进校起就进行就业教育,有计划、分层次、全过程实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确立职业目标,传授求职技巧,提升职业品质。通过多形式的就业教育,使学生明确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在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职业兴趣的测定与选择,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的测评,职业能力综合评定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定位自我,从而对职业作出合理的选择与规划。

  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使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样不仅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能为其他人提供就业岗位。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更新就业观念。通过创业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鼓励开拓创新,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再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搭建创业人才培养的载体和平台,为创业人才的培育提供必要条件;最后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创业策划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为培养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关内容:

  1. 浅谈当前制约联网审计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2.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因素是缺乏经验
  3. 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4. 试析制约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因素及对策
  5. 制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6. 就业能力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