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故事及感想
2023-08-11
坦白说,我的个人经历算是一个非典型的个例,但是,在过去的半年里,以及整个大学期间,我对于自己职业规划的迷茫,求职过程中一些心情,还是和身边的同学们很相似的。现在记录下来,既是对自己阶段性的一个总结,也是希望有人能以不同角度给我更多的参考意见。
我的“求职意识”萌芽得比较晚,大三第二学期中期才开始准备简历。而且一开始的目的特别不单纯,主要还是想为出国做准备,所以前期投的基本上是一些知名跨国企业的实习生项目,但是后来因为地震、学校中期考试等等一些琐事,基本上那些实习申请都不了了之了。这一阶段,我整个人还是很盲目的,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广东大学排名,主要是依靠自己还算不错的外语能力和网上流传的各个版本的经验贴,不仅感觉十分迷茫,最重要的是特别累,这也是直接导致我后来基本上没有完成申请的原因。
五月底的时候,很意外的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实习总动员西安赛区的选拔活动,可以说,这次活动对我来说算是一个转折点。之前,我完全没有就业的意识,也不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储备了足够的能力和技巧。很喜欢当时工作人员一再强调的“自省”意识,让我在层层选拔过后,突然发现了自己身上很多自己之前不曾重视的特质。另外,在一对一面试的时候,和面试官的互动很成功,不仅看见了自己在制作简历等“硬件”工作方面的不成熟,同时,也是收获了很多肯定和鼓励。感触最深刻的就是他不停和我强调的一个观点,一定要把学习深造纳入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来。可以丝毫不夸张的说,就是短短的两天时间里,不仅让我的自信心迅速“膨胀”,也彻底改变了我很多幼稚的未经认真思考的想法。当时,我和大多数同学都一样,将继续深造当成自己毕业后的唯一选择,很少考虑就业的问题,更不用说在平常去注重对自己相关能力素质的发掘与培养了。对我来说,大学前三年都是缺少“职业规划”这一概念的,只是目光短浅的看着自己即将去做的下一件事情,想要出国,就考GT;为了考GT,就上语言学校;等等等等,缺乏一个全局的、长远的观念,导致之前三年一直在忙,可是现在看起来,除了成绩单上的数字,我的生活似乎就找不到其他的关键词了,这真是我在大学最大的一个遗憾。
生活好像来了一个急转弯,我很坚决的调转了前进的大方向。利用端午假期回了一趟家,和父母来了一次很深刻的沟通,很庆幸的是,他们完全无条件的支持了我的决定。于是假期结束再回学校的时候,就开始专心找实习工作了,当时已经是零八年的六月份。其实,当时大部分的实习生招聘已经结束了,只能说算自己幸运,深圳建行考虑到地震的影响,将他们在西安的招聘行程往后推了一段时间,我算是搭上末班车的幸运儿吧。这次的招聘很顺利的就通过了,实习之后没多久也就收到了录用通知,然后签订三方协议,基本上我的求职也就结束了。之后,抱着积攒经验的心态,我也参加了其他几家公司的招聘,都得到了条件不错的offer.其实自己的背景算是十分普通的那种,可以在今年比较惨淡的市场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一半是靠运气。
一般公司的面试都会分两轮,群面和单面,这里常常是大家讨论的焦点,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环节。
也许是自己性格使然吧,每次在等候区等待参加无领导小组讨论前,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和小组的成员认识、聊天,并尽力记下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一方面,这样可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紧张,同时,在讨论的时候,我也可以避免总用“这个同学”“那个同学”来称呼对方的尴尬,无形中增加了一种亲切感。发言的时候面带微笑,倾听的时候注视着对方并给出积极的回应,这些都有些老生常谈了。我在群面的时候还会特别注意到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我很喜欢以“我觉得你的意见很对”开始,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另一个我会关注到如果有人长时间按没有发言的话,会主动邀请大家听听他的看法。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尊重别人,注重团队的表现。网路上总是很多人在讨论是不是应该当leader(领导)或者最后做presentation(演示)的\\\'问题,我倒是从来没有担心过这个话题,因为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逻辑感也不是很强,这两个重任都不适合我,同时,我也亲眼见证过因为leader和presentation做不出彩结果直接被淘汰的“惨案”.讨论的时候也不要太在意case(案例)的正确答案。其实说到底,面试最重要的还是by yourself,面试官阅人无数,装得再像也很容易就被他们一眼识破了。不过,我曾经也遇到过一个例外,当时讨论的气氛很沉闷,基本上在5分钟之内大家的意见就达成一致了,我就有意识的提出一个明显很幼稚的看法,激发大家讨论的热情,然后适时的收回自己的意见,尊重团队的选择。我一直都相信,在群面中,只有团队出色了,个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我的单面次数很有限,但是还是很幸运的,有两次在单面时就拿到了口头offer(企业录用书)。我相信我的简历和个人能力上绝对没有什么太突出的特色,之所以每次都能顺利过关,应该与我面试时积极的表现有关。我在回答面试官每一个问题的时候总会联系很多事例来具体说明,面试官就会根据我这些线索一直问下去,因为是自己熟悉的事情,所以单面的气氛就会很轻松。面试官有的时候也会问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我觉得这个时候也是诚恳作答比较好。曾经有面试官看了我的GT成绩后很直接的问我为什么不出国继续读书,我很诚恳的告诉他,我之前的想法和现在的计划,他听了后还给了我很中肯的建议。另外,我还会根据面试官的发言提出自己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当面试官是专业人士的时候,一方面体现了自己确实有很认真的对待这次面试,另一方面,也是从各个侧面来了解自己将要进入的行业、公司和岗位。另外,我还有比较“疯狂”的经历,在单面的时候如果恰好遇见了一些有用人权利“高层”,合适的时候甚至还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要求与看法。我原来也很不懂事的一味退让,假装很愿意接受公司一些不合理的调配。有一次面一家通信企业时,我一开始也是只能怯懦的假装愿意接受地区调配,没想到被面试官看穿了,于是他语重心长教育了我一番,最后我很诚恳的说出了我的要求,结果竟然当场就收到了offer.有了那一次的经验之后,我在面试的时候就学会了“得寸进尺”,会很坦白的告诉面试官我适合的工作类型和希望得到的发展平台,面试官也会给我很正面的回应,不会认为我是一个“贪心”的人。后来仔细想想,其实这其中也有它的道理,我们找工作,不是单单让公司判断我们合不合适,我们也要在心中有意杆标尺,看看这家公司究竟适不适合自己。第一份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开始,应该也是我们职业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尽管现在金融海啸之下的求职很困难,但是现在的将就就业只会让我们将来的工作变得更难和更不愉快。我的老师始终和我强调,选择所爱的,爱所选择的。我很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份自己很心仪的工作,我想,这也是以后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吧。
啰嗦了半天,发现自己竟然“厚颜无耻”的写了特别多。和很多人比起来,我应该算不上求职那么成功的毕业生。只是我的求职比较顺利,offer来得比较早,整个人比较少的经受了找工作的折磨吧。在这半年中,我觉得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关于职业规划和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半年前,我根本没有想过就业的事情,也从来不觉得学习也是应该纳入职业规划中考虑的一个问题,导致做决定的时候总是将学业和工作完全割裂出来。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也许现在我已经走上金融工程的“不归路”,就我目前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只会让我在这条路上走得十分艰难,而我是否又能真正热爱这一个距离我能力和兴趣爱好都相去甚远的行业,我真的没有把握。同样的,关于核心竞争力。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样,被舆论的炒作所蛊惑,总以为凭借自己的“三脚猫功夫”可以去做市场,可以去做工商管理,等等等等。反而因为被长期困在金融这个专业里却变得特别抗拒它,但是除了大学四年这个专业,我又变得没有一技傍身。在上海的经营训练营里,我通过沙盘课程第一次接触到了比较实际的专业知识,作为一个CFO,如何有效盘活企业资产,如果保障企业现金流,这些都深深的吸引了我。也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我第一次对自己的专业素质有了小小的肯定。紧接着的实习则将我带进了一个更广袤的天地,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我大学四年苦学的那些知识,原来是真的可以运用到现实中的,而实践中还有那么多的东西是我还需要用心去学习的。也许,就是因为比较好的注意了这两点,所以我的大四没有被求职占据太多的时间,反而将这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很好的利用了起来,学日语,准备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做好知识储备。当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我知道未来一定还有更多的挑战,关于专业的,关于人际的,关于种种现实的。不要太去在乎学历的问题,也不要为了学历而学习,到了工作中自然就会坚持学习,那个时候学到的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这些,就是半年以来一个小小的总结吧。其中可能还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或者是自己个人不具代表性的经历,现在写下来,对最自己也算是一个鞭策和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