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援助典型案例
2023-08-11
张李氏是某某社区15委的一位居民,今年41周岁。早年供职于化公司,后来国企改制,她光荣下岗,开始了个人创业的历程。几年前,她刚刚失去国企的“铁饭碗”,单位发给她一笔钱,她最初几个月,只是留在家中,茶饭不思,愁眉不展。长期的国企职业生涯让她一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自由市场,守旧的观念约束了她自由发展的意识。直到她身边的工友们纷纷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她才开始反思和调整自己。有的朋友在私营企业找到了新的归宿,有的朋友自己做起了小生意,有的朋友开起了小商铺,每个人都为张李氏提供了真诚的建议,也做出了行动的表率。张李氏也开始尝试走出自己的第一步,从早市的百货摊位开始,进行自己的创业。
忙碌的生活节奏让张李氏如同变了个人,进货、售货时唇枪舌剑的交锋,天气变化带来的货物滞销,东奔西走的劳累和疲乏,张李氏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几年下来,也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2017年,股市的大好行情让她产生了兴趣,于是,她把积蓄投入股市,想凭借自己几年来积累的对于市场的经验,从股市中淘金。然而,市场行情的复杂多变远远出乎她的意料,多年的积蓄被套牢在股市中难以取舍,想要回头却已来不及。经过几番内心的挣扎和纠结之后,张李氏倏然发现自己开始渴望当年安安稳稳的工人生活,不高不低的收入,稳定的作息时间,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元素却是她一直在渴望的。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她已经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一次出门,她看到小区里关于创业就业培训的通知,便萌生了向社区寻求帮助的念头。
张李氏来到某某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她,她提出,由于年龄和性别的限制,自己未必能参加就业培训,但是自己大龄无业,想要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就业服务员与其进行了交谈,充分掌握和了解了她的基本情况。并利用上级部门新开发、刚刚投入使用的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对其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与她自身的要求极为接近。她自己也再次重申,多年的自主经营创业经历已经让她感到劳累,如今人到中年,只想拥有一份稳定、规律、简单的工作,不求体面,也不求高待遇,只要安安稳稳地干工作就可以。
根据张李氏的实际情况和求职再就业的想法,职业指导师对他进行了一对一指导,并制定了相应的援助措施:
一、正确认识自我,重树信心。针对张李氏的特点,帮助他重新树立自信,拥有健康、积极的求职心态。事物是两面的,要多看好的一面,年龄不是障碍,多年的工作经验是张李氏的优势,它会让张李氏在适合的岗位上更加自信,保持这种良好的求职心态往往就是成功就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了解目前就业市场供求情况。日前,张李氏对劳动力市场行情不了解,对自己没有自信心,就业观念比较陈旧,所以要尽快帮助张李氏进入求职的状态,对他讲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但同时也要学会降低自己择业标准,放低门槛,在求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借鉴他人的成功就业案例。和张李氏情况相似成功就业的案例有很多,职业指导师通过案例让张李氏增强求职信心,明白了成熟稳重,责任心强是他的优势,虽然年龄大,学历低,技能单一,也可找到适合的岗位。同时,还对他讲解了本市失业人员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针对文化程度和技能的不足,可以通过参加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来弥补,或者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其他方式提高能力。
随后,一家超市的理货员一职被张李氏看中,双方经过沟通交流和简单的面试,最终达成协议。 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使大批企业职工失业,他们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很重,加上年龄偏大,学历低,曾经从事的专业技能已经没有市场竞争力,甚至夫妻双双失去了工作,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对再就业信心不足,。失业人员虽然职业基础低,但他们也有成熟稳
重,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优势,所以通过这几点的肯定使他树立再就业的信心,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就业援助典型案例 [篇2]
高连生是新华街道顺大社区22委16组3单元101室居民、1963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49岁了,在2004年与原单位抚顺市砂轮厂解除劳动关系后成为了一名失业人员。
对于他来说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学历、身体还有疾病又独自带着女儿生活,没有了工作的他一度悲观失望,他也尝试过做一些其他行业的工作,往往是高兴而去,失望而归,使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于这样一个失去经济收入的家庭该如何生活呢?
正直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社区再就业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他家的\\\'情况,积极与街道领导沟通,街道更是十分重视积极帮助高连生寻找适合他的工作,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积极与辖区内的创业带头人联系帮助高连生在社区粮油店内安排了一份送粮油的工作, 1月9日,市区就业局领导更是冒着严寒,走到高连生家中亲切慰问,送上关怀,使他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高连生说:多亏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自己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使自己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有了保障。这个春节可以开心的过了。
就业援助典型案例 [篇3]
张桂馥,原是建昌县毛巾厂的一名普通工人,2002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时下岗,一年后,她的丈夫也“买断”了。这突如其来的双下岗打破了她们原本温馨的家庭生活,以后的时光如何度过?一家四口的生活费用从何而来?张桂馥困惑万分……
迫于生活的压力,张桂馥不得不走出家门四处寻找新的就业门路,但由于年龄偏大,又没有专业技术,她一直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经过求职路上多次的风雨坎坷之后,她萌发了一个念头--自己创业。干什么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呢?她找到了建昌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得到就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就业局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安排她参加了养殖技术培训班,使她系统地掌握了养猪的技术,创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她选择场地,建起了42间猪舍,但是自己仅有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建设猪舍,购猪的资金从何而来呢?就业局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她提供了小额贷款支持,使她顺利地购进了种猪和猪仔。八个月过去了,经过张桂馥的精心饲养,她的饲养场内300多头猪膘肥体壮,为她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张桂馥笑了,她感慨说,这都是国家政策好,给下岗工人这么多的帮助,是建昌县劳动就业管理局让我重新找回信心,找回自我,我一定稳步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争取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解决就业问题,用最大的努力来回报政府的帮助,回报社会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