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生的求职故事

2023-08-11   


  小马现在在东莞一个镇的广播电视站工作,谈起自己曲折的求职经历,他十分感慨,他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虽然现在找到工作的同学并不多,但同学们却还没有感到就业压力。他们似乎都相信不管怎样,一份要求不高、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还是找得到的。比较早“觉悟”的小马否定了这个想法。在屡战屡败的求职经历中,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改变。在咖啡厅,伴随着咖啡的流转,他讲述了自己的求职故事。

  在报社实习中感到压力

  他说,他不想留在广州这里的节奏不适合他这种性格

  小马高高瘦瘦的,看起来有点羞涩,是肇庆人。他现在在一所二类本科院校学习新闻专业,成绩一直不错,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按部就班地读书、进学生会、实习。生活也一直过得比较平静快乐。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周围的同学不再专心上课,开始四处奔走。去年7月的时候,由于一个师兄在《新快报》工作,他得了一个他在该报区域新闻部实习的机会,由此卷入一种忙碌但是充实的生活。

  转眼就到11月,四个月的实习期限到了。当初,师兄对他的期待是,努力表现自己,争取留在报社。原来小马也是这样想的,珍惜每次出去采访的机会;每天夜晚,都发信息问师兄,明天可以做些什么。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放弃。他笑着告诉记者,他给自己的理由是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不想呆在广州,因为这里的节奏实在不适合他这种性格,他说这也是很多和他一样出生在农村的大学生的心理,许多人都不指望也不想留在广州,甚至他有一个在华师读书的中学同学直接回了乡下教书。他觉得,在广州工作的压力很大,而且做记者也需要和很多人进行交谈,这不是自己的强项。

  第一次面试职位是粤语播音

  当时,他把目标锁定在珠三角的电视台和报社

  有一天夜晚,小马突然收到高中同学的一条短信:我已经签约东莞邮政,你找到工作了吗?小马第一次感到压力,只能跟他说,刚刚结束实习不久,还没开始找呢。但是,那天晚上他久久未能入眠。

  不久,小马开始“行动”了,除了上网买报纸找招聘信息,还托亲人朋友留意各地的消息。目标就放在了珠三角的电视台和报社。第一份求职信,发到了东莞一个镇的电视文化服务中心,职位是粤语播音,月薪三千,还包住。打电话过去咨询是否可以面试,对方说只要是上班时间,都可以过来试镜。第一次投的简历,没有碰壁,他觉得很开心。

  去试镜的那天是星期五。试镜的内容很简单,往镜头前一坐,拿给他一条当地新闻的稿子,熟悉几分钟后,坐在镜头前念稿就完了,前后还不到十分钟。提及第一次面试的感觉,小马还清晰记得主任的评价:上镜外表还可以,音色也不错,音准有待加强。主任说,可以再给你一次复试的机会,但必须要过语言关才可以。有了这个动力,一回到学校,小马就投入了练习,每天看晚间新闻,捧着广州话字典学粤语。

  在这期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跟着宿舍里一个哥们一起报了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没当回事。在仅仅做了几套模拟题后,小马就走进了公务员的考试大军。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后,小马发现自己居然过线了,他说当时就觉得很惊喜,感觉未来有着落了。

  可后来发生的事让他郁闷了很久,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是一个近视眼,竟然报了要求裸眼视力1.0以上的公安部序列边检岗位。一个机会就这样溜走,他没敢去面试,还要一次次地向别人解释为什么不去面试。这次教训十分深刻。

  流转于招聘会

  他不再要求高薪和媒体,“如果不在广州,工资一个月1500元,包住宿我也能接受。”

  过了元旦,铺天盖地的招聘会开始了,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来了。小马说当时感觉好像全中国14亿人都摇身一变成了大学生,自己变得好渺小。在中山大学的招聘会上,他找了很久也没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位,最后才找到一个县级电视台招聘记者的摊位适合自己,但是已经人去摊空。

  接下来的一幕让他难以忘怀,在高要市电视台招聘摊位旁,一位湛江某学院的学生将手上的简历递给面试官,HR看了看简历的封面,然后说,我们这次招聘主要面对国家重点新闻院校的毕业生,其他的暂时还不考虑。他说当时如果换成自己,从一条五六十人的长龙排到前头,等到的是这样的答复,肯定会晕过去。那时候第一次觉得很沮丧。

  回到学校,他还是对高要市电视台念念不忘,上网找到了联系方法,然后把简历寄了过去,对方给了他一次参加笔试的机会。

  正月十一,电视台电话通知他面试,他兴冲冲地赶去了,但最终电视台的人用很惋惜地通知他,考试成绩排在第七名,而面试名额是前五名。谈起当时的的情形,小马说自己心情十分复杂,他记得当时只说了“你好,哦,谢谢”五个字。

  期末考试后,他以为可以进行东莞那边的复试了,他说自己当时还很天真地想着,如果可以带着一个完满的结果回家过年,那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但是对方说因为过年的原因,那边已经将招聘计划安排到了过年后。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当时他的好多同学已经回家,正在努力寻找工作的.继续在实习单位打拼,还有少部分已经开始上班。他每天都对着电脑,打开所有相关的媒体招聘网站,浏览一遍又一遍,确认自己没有遗漏任何信息为止。

  那几天,他的心情很低落,他不再要求高薪和媒体:“如果不在广州,工资一个月1500元,包住宿我也能接受。”小马让步了,投了有10多份简历到其它非媒体的单位,想看看自己能否争取到一个更大范围的机会。

  终于投递简历有了结果,他等到了一个面试的机会,这一次是佛山一家传媒公司下属的单位招聘主持人和记者。他到了面试的时候才知道,15个岗位竟然吸引了200多个竞争者,多数是佛山本地人。这一次对结果的等待并不漫长,3月9日他就知道被刷下来了。他说自己面试时也没抱什么希望,与竞争对手比也没有本地人的优势,一切都是必然。

  等待,还是等待……

  不到最后一步,没人愿意回老家毕竟挺丢人的

  一个月前,小马终于等来了姗姗来迟的通知,他又坐进第一次面试的播音室,这一次带去的是自己准备的稿子。主任在看了片子后告诉他,他的表现只能说是勉强及格,要和上头的人商量才能有最终的结果。最后还是要继续等待。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最痛苦的。他笑着说当时没哪个同学怕自己被刷下来,就怕对方让自己等。“就像是你要进一个房子,但是你偏偏没有带钥匙,你能做的只是央求有钥匙的人快点回来。那时的我,已经找到一个房子,但不知道谁能给自己带来钥匙,只希望门突然开了,让我进去。”他苦笑着。

  3月20日那天,他又投了5份简历,都是些内刊记者编辑或者宣传干事之类的岗位。他内心深处,已经在考虑是否要打听老家那个县的电视台是否要人了。“但不到最后一步,没人愿意回家,毕竟挺丢人的。”他说。

  他说,自己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对于他这个念新闻的儿子的就业,没有办法提供什么意见。过年的时候,面对他们的殷切的询问,他只能说还有机会。而他年近六十的父亲,一次次跟哥哥们唠叨,说你们的弟弟正要面对一个关口,一定要在经济和精神上多帮忙,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说当时班上找到工作的还是极少数,有两个女生已经签了单位,一个去了增城的报社,一个去做铁道公司的内刊。

  而他宿舍的一个哥们,在广州一家电台摸爬滚打了接近一年,托了不少的关系,也还只是被介绍去了佛山的一家电台实习。只有一个同学十分幸运,从网上投了份简历,结果面试后第二天就跑到一家地产杂志上班了,一个月三千。小马说自己当时真的羡慕得不得了。

  终于找到工作了!

  被一家镇级媒体录用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3月26日,小马说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这一天班长打电话通知他:东莞有一个镇的广电站需要记者,一个同学差不多可以签了,对方表示还需要一个人。“接到班长的电话是上午10点,我还处于迷糊状态。”他笑着回忆着那天的情况。由于太多次碰壁,小马早百炼成钢了,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还是通过同学取得茶山广电站的邮箱地址,把自己的简历发过去。只是简单地跟那边的黄主任通了个电话,让他查收。“有机会,我怎么可以错过?”

  黄主任问了一些他的情况,说再答复他。“等,对于我来说,已经不需要做什么反应了。”小马话里带着自嘲的味道。

  令他意外的是,当天的两点多,黄主任就打了电话来。表示只招两个人,本打算招一男一女,但他的条件不错,可以考虑。

  小马本以为这次又和第一次一样不了了之,没想到对方很快要求他过来面试。“我感到自己起死回生了。”

  面试内容出乎意料地简单,对方只是要他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黄主任表示,站里刚好有两个人辞职,迫切需要马上可以干活的人,可以先试用。待遇是包住,试用期一个月,工资一千五,如果表现得好,第二个月可以调高。

  “真的像做梦一样!”小马没想到自己最苦恼的工作问题居然就这么解决了。4月9日,他开始投入工作了。采访、写稿、拍摄、编辑、谋划,虽然很累,但他甘之如饴。“只有展现最好的工作能力,才能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

  他说当时坐在回来的D字头列车上,兴奋得不得了,“觉得火车开得太慢了。”他当时就在想,再和同学见面时,不会怕被问,你找到工作没?




相关内容:

  1. 求职故事:大四学生放弃考研
  2. 大四学生求职故事
  3. 国际学院大四学生求职故事
  4. 我大四所有求职故事
  5. 女大学生求职失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