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须知!银行考试题库:面试模拟试题

2023-08-11   


【背景材料】

现如今,许多中小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据了解,很多班级的同学几乎每人一部手机。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的确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同时,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会严重影响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手机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棘手问题。

有人认为,手机弊大于利,中小学生对社会信息辨识能力较弱,并且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中小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不仅影响其学习而且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有人大代表称:手机危害猛于“虎”,所以学校应该明令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也有人认为,虽然会有部分自律意识差的学生因贪玩手机而耽误学业,但不能“因噎废食”。手机对于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提供更多元信息等方面有好处,可以在手机功能、使用时间、软件安装等方面进行限制。

【问题】

1.对于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学校应该禁还是限?并说明理由。

2.请提出具体落实措施(至少三条)。

【要求】:

1.请考生认真读题,并准备发言提纲,时间10分钟。

2.请考生依次回答问题1,每人时间3分钟。

3.请考生就问题1展开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时间20分钟,

4.请考生就问题2展开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时间30分钟。

观点一:学校应该明令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参考思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已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工具和网络工具,但是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年龄尚小,自制力较差,如果将手机带进校园,一会影响教学质量,有的学生上课还禁不住玩手机,造成课上精力分散,教学秩序、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二会助长学生的攀比之风;三会危害中小学生的健康,沉迷手机会诱发近视、颈椎病等健康问题;四会加大中小学生接触低俗违法信息的可能性。

关于手机对于中小学生的危害,相信我们能够达成共识。我也相信手机能够带来一些好处,比如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等。但我之所以主张禁止,反对“限制”,主要是考虑以下几方面理由:

1.我们只是禁止中小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离开学校后使用手机同样可以发挥手机在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2.手机对于在校的中小学生来说不是必备品,禁止非必备品不会给学生带来很大不便。如信息的拓展可以通过老师讲授、同学分享、读书或在老师指导下使用计算机上网等多种方式获得;有事联系家长可以使用老师的手机、座机或学校公共电话亭等多种方式实现;手机的娱乐功能本身就不是学生的刚性需求。

3.限制的可操作性很低,不如禁止的可行性强。如限制使用时间,那么学校不得不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和管理监督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如果限制功能,那么学校只能自行设计操作系统。否则的话,即使是“老年机”也同样具备打游戏和上网等功能。当然,可能会有人认为禁止带手机进校园的监管难度也很大,但如果连“发现手机”都做不到,支持“限制”的组员又如何做到“发现手机之后去鉴别手机的功能与使用时间”呢?相比之下,显然禁止的可操作性更强。

4.操作性低的校规校纪很容易沦为一张废纸,甚至让学生在不断钻校规校纪空子的过程中体验到异样的刺激兴奋感,进而损害学校威信,加剧管理难题。

综上所述,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能有效避免手机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可操作性远比限制手机进入校园要高。具体落实措施如下:

第一,制定校规校纪细则。建立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制度,明确教师对于监督检查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职责,规范相关惩处措施,例如,一经发现则暂扣学生手机归还家长。

第二,强化教学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优化相关管理举措。学校内应配备公共电话亭,凭学生饭卡即可拨打电话与外界联系;学校阅览室、计算机教室的电脑定时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合理用网、用计算机。

第三,开展禁止手机进校园校规的宣讲活动。让学生及其家长理解手机带入校园的危害,从身体健康、学习效果等方面强调手机对于在校生的危害性,从学校教学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备等方面强调手机在校园内的非必要性,让学生及其家长明白学校的良苦用心,进而配合学校管理。

观点二:对于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我认为应该是“限”而不是“禁”。

【参考思路】

手机作为工具能够满足使用者在通讯、娱乐、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使用手机保持与父母的联系避免家人担心,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开拓视野,闲暇时光与同学一起娱乐互动培养社交能力,都是非常正常且积极的需求。但是,中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弱,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这就导致了他们往往禁不住诱惑,反而使手机成为了祸患的根源。

比如,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视力下降、休息不足,影响身体健康;利用手机作弊,违纪舞弊现象严重;同学之间互相攀比手机价格、功能,影响同学关系更恶化了校园风气等。现实提醒我们手机作为一种高科技工具其价值固然不容否认,但使用不当危害巨大,因此对中小学生的手机使用进行规范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管理不等于一禁了之。

首先,“禁止”在执行操作上难以落实。明确的禁止校规,高压的监控手段,只会让孩子们使用手机从“地上”转为“地下”,并不能真正隔绝孩子和手机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是学校的监控能力终究有限,不可能随时随地做到无死角监控;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经济能力更强,获得手机的难度更低,收缴等方法效果有限。

其次,“禁止”在执行效果上也难以实现目标。中小学生大都处在好奇心强、逆反心理强的青春叛逆期,对新鲜事物越禁止越可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要去尝试,做一些父母、老师、学校不允许做的事情也更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所以彻底的禁止很可能适得其反。

理性地讲,“一刀切”禁止的做法也有违教育的本质,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基本尊重和信任,简单粗暴地禁止,在否定了手机对教育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片面化和极端化的世界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因此,我认为秉承“堵不如疏”的管理理念,采用宽严相济的管理方法,合理的引导和限制中小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才是最科学的应对方法。

首先,加强对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识教育。结合手机危害的反面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手机,让学生了解手机的正确用途,根据自身实际合理使用手机。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孩子不恰当使用手机的危害,了解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同时老师与家长要注意一言一行,身体力行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其次,完善校园的通讯设施建设。例如在学校设置固定电话亭,当学生有急事时,方便与家长沟通,也让家长放心孩子的安全。

最后,合理规划和限制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比如,限制使用场合,课堂内不准佩戴使用手机,或根据课程需要决定是否可以佩戴使用手机。学校还可以与家长协商,为学生配备功能简单实用的手机。



相关内容:

  1. 考前须知!河北邯郸银行招聘考试笔试内容
  2. 考前须知!江西九江银行招聘考试笔试内容
  3. 考前须知!河南中原银行招聘考试笔试内容
  4. 考前须知!新疆昆仑银行招聘考试笔试内容
  5. 考前须知人民银行招聘经济学单选题备考须知
  6. 考前须知关于银保监会/证监会招聘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