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与对策分析论文
2023-08-11
论文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大学新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专业素养的培养、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有效实施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新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准备阶段,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大学新生的就业能力,我们课题组组织了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上海电力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升我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三大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上海电力学院2011级新生有2600余人,本次调查从7个二级学院29个本科专业中随机抽取了500名2011级新生调查,采用自编的《上海电力学院2011级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进行测试。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5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89%。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自我认知能力
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是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本次调查中,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等的认知方面,有31.7%的学生“非常了解”,有60.4%的学生“一般了解”,还有5.8%的学生“不了解”,2%的学生“没想过”;在个人能力描述中认为自己有强项的多项选择中排列在前三位的是沟通能力、做事效率、普通话,排列在后三位的是外语水平、公众演讲、计算机应用;参与过职业发展方面测试的占23.4%。从数据看出,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有待加强,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能力的认识不够清晰,学生对职业测评软件使用率较低。
2.专业认知能力
在选择专业依据的选题中,“自己喜欢”的占33.9%,“父母决定”的占15.5%,“参考他人的建议”的占19.3%,“被调剂”的占31.2%;对于现在所学专业的满意度测评中,“非常满意”的占7.6%,“喜欢”的占26.1%,“一般”的占54.4%,“不太喜欢”的占8.8%;在是否了解专业的就业去向的统计中,“非常了解”的占11.2%,“一般了解”的占63.4%,“不了解”的占23.1%,“没想过”的占2%。从数据分析,2011级新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和专业的就业去向了解度偏低,对未来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
3.职业规划认知现状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指导大学新生的职业定向,明确奋斗目标,促进大学新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在调查中对职业生涯规划“非常了解”的占7.9%,“一般了解”的占53.7%,“不了解”的占34.8%,“从没听说过”的占3.6%;在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评价中,“认为很有价值,但缺少行动”的占47.9%,“缺少机会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占31.5%,“会认真规划自己”的占16.2%。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一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多,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了解,同时学生们渴望深入学习专业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从而认真规划自我。
(2)对职业规划的需求程度。在职业知识来源的选项中,“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占38.7%,“学校组织的相关教育活动”占27.4%,“父母平常讨论以后工作的去向”占23.4%,“通过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了解”的占3.4%;在职业生涯规划服务需求程度的选题中,“非常需要”和“需要”的选项共占60.9%,“一般”的占31.9%;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式的多项选择中,排列在前三位的是:面对面咨询、讲座、职业规划的课程。从调查可以看出,大学新生喜欢互动性强的职业规划指导方式,学生现在从校内师资中得到的职业知识偏少。
三、提升我校新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分析
1.多项举措加强大学新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大学新生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这是整个生涯发展历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大学新生需要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定位,要分析个人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和价值观,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和职业定位。新生可以借助职业规划书籍了解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借助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等测试软件帮助自己更好的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辅导员应该引导大学新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学新生积极思考与探索个人特点和社会职业,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2.全员育人加强新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在前面调查中我们已经看到大学新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偏低,对专业的就业去向了解偏少。学校可以建立就业资料室,方便学生查询专业的就业去向,了解学长的就业去向,我校朝日之窗职业生涯规划坊成立就业资料室,就业资料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帮助学生们加深对专业去向和专业考证的了解;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与大学新生交流,定期为学生授课、做专题报告,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从而增强大学新生的能力培养和提升新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大学新生走访校友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寻访优秀校友,学生们可以参观校友企业,在校友企业中可以看到校友创业艰辛的历程,从而养成艰苦奋斗的品格。在优秀校友的工作岗位,尤其是条件艰苦的岗位中,看到校友为工作付出的艰辛,取得的成就,周围人对校友的评价等等,从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等。通过校友工作加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指导大学新生更好的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和专业负责人应加强教书和育人工作,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学生专业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专业负责人要调研就业市场,针对性的组织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召开座谈会,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学习目标、就业去向、专业考证信息,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要带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科创工作,加强新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加强职业规划知识的普及和实施
在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了解不多,渴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宣传。高校首先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宣传,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邀请专家讲授职业生涯的含义、作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加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校园展板、生活园区宣传单、出版刊物、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宣传;现在很多高校都将就业指导课开设为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选修课,在师资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可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为必修课,从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普及面和收益面。其次高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方面的培养,尤其应加强辅导员参与中级职业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方面的培训,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职业测评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合同法、创业的理论、职业咨询的过程和方法等,在培训的基础上定期组织辅导员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挂职锻炼或参与一些企业的面试环节。在辅导员自身素质完善的基础上,辅导员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与学生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对大学新生进行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建设,提升大学新生的就业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