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论文
2023-08-11
摘要: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仍旧十分薄弱,根本上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理念,分析大学生所处情境,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情感、认知方面设计专业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关键词:社会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我国2014年高校本科毕业生达727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多元主体视角下,政府、企业、学校、大学生等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为大学生营造尽可能宽松的就业环境;企业则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招聘方式以吸纳更多的优质大学生;学校将就业工作置于战略高度,开展择业、就业指导课程与搭建就业平台并重;大学生则因自身情况的差异,各自做着努力。
现阶段,真正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必须从大学生自身着手,提升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明确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的基础上,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规划,通过持续的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及能力,从而能够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脱颖而出。
而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地对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自我观念,培养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应变和决策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则是指个体对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主观的认知与情感,同时在行为中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活动的开展,是以个体具有职业规划意识为前提条件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职业生涯活动的效果。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影响着个体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
在笔者看来,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应着重从认知、情感等方面入手,扭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健全的现状。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在其“助人自助”专业理念的指导下,从优势视角出发,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大学生群体,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充分调动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挖掘自身优势,培养积极正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动力,为职业生涯规划行动做好充足准备。
一、人在情境中
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学校、朋辈、家庭、社会环境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周围环境中找到诱因;另一方面,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能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的调整提供机会。本文围绕大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等主要环境,分析周围环境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探求其中的可利用资源。
1.学校环境。大学校园不仅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更是其与朋辈群体相互交往的重要空间。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资源投入力度不同,但主要方式都是教学与讲座,形式较为单一,内容比较宽泛,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然而,由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对学生就业的投入逐渐增加,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但由于课程设置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及不足,使得大学生在课程中实际收获的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相对有限。而学校重视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大学生的就业及职业规划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家庭环境。现阶段的本科毕业生大部分是90后,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在强调自身的独立性与特殊性的同时,对家庭仍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而家庭成员的就业及择业观念,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考虑到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当前我国大部分家庭成员缺乏科学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这使得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缺少适宜的家庭环境。
3.社会环境。随着我国市场化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及社会对就业市场的相关政策的调整,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就业市场中的人情、关系等逐渐弱化,大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在就业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中仍旧存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理性就业。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其人格发展及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因而,需要发挥社会工作者的教育作用,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摒弃不良社会观念的同时,为其提供客观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政策的内容及目标,不断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二、社会工作专业活动的开展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代表人物萨帕(Super)从时间、广度、深度等三个层面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大学生群体在时间层面上处于生涯发展的成长与探索期,广度上是学生身份,生涯发展的深度上则是指其作为学生的投入程度。此外,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生长发育期,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且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具有其可能性及可行性。
在分析大学生自身条件及其所处环境的基础上,本文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比较薄弱的大学生为服务对象,在专业的理论与价值观念指导下,运用专业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情感的形成,基于个体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认知,只有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适当的了解与认识,才能够在情感的指引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情感态度如何,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影响,因而,改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消极态度,应从转变或纠正其非理性认知着手,在实际开展活动中,二者密不可分。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个体在面对新情境、且必须表明自身态度时,心理上会出现新、旧认知相互冲突的情况,为消除因为不一致而引发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即否认新认知或寻求更多有关新认知的信息,逐渐接纳新认知,剔除旧认知,最终获得心理平衡。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以及课堂上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都比较片面,且缺乏现实的成功案例,使得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趋向于否定。因而,开展社会工作活动中,应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信息,逐渐提升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准确认知,培养其积极、理性的情感。
1.个案工作。个案方法能够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独特性,结合其认知方面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方式,传递与专业及期望职业相一致的理论内容。本文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开展活动。结合ABC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叙事治疗等方式,让服务对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态度,并通过一定的引导,与服务对象即大学生共同探讨他们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发现认知偏差的存在,了解不良情感的源头。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应承担起专家或教育者的身份,为服务对象提供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与理论,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检查其非理性信念,并不断辩论的过程中,形成新认知,用客观、理性的新认知,取代旧认知,通过长期的强化联系,最终调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情感。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的开展,要根据小组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时,要考虑到组员之间相互互动对整个小组活动开展的影响,要求社会工作者把握小组活动的整体方向。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情感与认知层面,可以运用发展性模式,肯定小组成员成长的可能性与潜能的前提下,让组员相互交流与探讨,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社会工作者要在恰当的时候,为小组成员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即为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与信息,以及成功的求职案例,引导组员不断修正与完善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形成客观全面的积极态度。
3.社区工作。与个案、小组工作相比,社区工作比较宏观,涉及的服务对象数量较多,对服务对象个性关注度不足,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比如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组织的讲座等。社区工作层面主要发挥学校的功能,学校掌握的资源相对较多,可以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的同时,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去主动获得更多的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不断深化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认知,调整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情感与态度,为开展职业生涯活动做好准备。
4.社会行政。社会行政与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比,是间接的方式,强调社会工作者通过影响政策等方式,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资源,帮助其挖掘潜能,实现自身价值。在职业生涯规划情感、意识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有关部门的理论,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逐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范围与内容,扩大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力。同时,社会工作者也要联系资源,引导学术领域不断发展适合我国本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培养,形成积极正面的情感与认知,为实践活动做准备。
总之,基于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的现状,社会工作专业以其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专业理论与价值观,采取多样化的专业方法,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的大学生为服务对象,着重从认知与情感两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在了解现有社会政策与教育制度、就业环境等状况的基础上,为大学生提供全面、客观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信息,培养其客观、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情感与认知,并促使大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交流中,将职业生涯规划付诸行动,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最终,找到理想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调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12)
[2]陈志新,张华东,等.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原因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书育人,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