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知识-19世纪议会选举改革是什么?

2023-08-14   


19世纪议会选举改革

三次议会改革是指英国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主要有封建领主、骑士、城市市民参加的会议,分别是1832年改革、1867年改革、1884年改革。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一是重新分配下院议席。改革的第二个内容是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1832年的改革只是调整了部分选区和部分地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至于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则仍旧很高,在各郡选区必须拥有600英镑不动产年收入的人,在城市选区必须拥有300英镑不动产年收入的人才能作为议员候选人参加选举。这项规定直至1836年才进行了修改,1854年才最后废除。

1867年的选举改革,除继续取消了一些小城镇的议席外,主要是进一步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1867年的议会改革使得城市选民的人数超过了农村选区,结果就使得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了主宰地位,结束了土地贵族对下院的控制。

1884年,议会又通过了第三次改革法案:进一步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限制,使选民人数增加到500万人左右。意义:使没有选举权的农业工人终于获得选举权,但仍然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另外妇女仍没有选举权。

三次改革的启示:整个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级围绕着议会选举改革实现普选权而持续斗争,但始终以一种平和的、非暴力的方式出现,体现了英国民族特性在政治领域内的凝结,适时而变、和平渐进。英国这种渐进妥协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力求找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协调点,达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平衡,避免激进革命带给社会的损害 。当然必须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能一味妥协。


  第2篇    19世纪的西方建筑师大多满足于把钢铁作为一种( )手段应用于当时流行的古典式或哥特式建筑,很久以后,

  19世纪的西方建筑师大多满足于把钢铁作为一种()手段应用于当时流行的古典式或哥特式建筑,很久以后,建筑师才()了古典和哥特模式,充分发挥了钢铁构架结构的各种潜能。填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A.次要放弃B.补充摆脱C.主要超越D.典型淘汰查看答案【答案】B。查看解析题目详解: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题干分为两部分,从“很久以后……才充分发挥了钢铁构架结构的各种潜能”可推知前文19世纪时不是“主要”或“典型”手段,排除C、D。“放弃”一般指主观方面,而“摆脱”有种客观意味,是被动中寻求主动,而后面提到发挥其本身潜能,所以选“摆脱”,所以选择B选项。【查看全文】

  第3篇    19世纪中叶起,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寻找人类祖先的风潮。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现了第一颗猿人头骨。北京猿

  19世纪中叶起,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寻找人类祖先的风潮。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现了第一颗猿人头骨。北京猿人的发现将人类历史提前了50万年,这一发现使中国成为了当时全人类的发源地,那种骄傲和自豪多年都保留在中国人的心中。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A.北京猿人的发现将人类历史提前了50万年,这一发现令中国人骄傲和自豪多年。B.19世纪中叶起,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寻找人类祖先的风潮,中国人也参与了其中。C.北京猿人的发现将人类历史提前了50万年。D.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现了自19世纪中叶起人类发现的第一颗猿人头骨,一发现令中国人骄傲和自豪多年。查看答案【答案】A。查看解析题目详解:这是一道简单题目,全文结构清晰,是逐层递进的关系,所以这段文字的中心【查看全文】

  第4篇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那些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发现,树立了科学史上一个又1个里程碑,比如19世纪有机尿素的合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那些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发现,树立了科学史上一个又1个里程碑,比如19世纪有机尿素的合成,打破了“有机物质有靠动植物的生命力才能合成”的思想禁锢。但当我们自信能够通过合成超出自然的无知去战胜自然时,也应反思这些物质对健康、环境的反作用,毕竟它们改变着我们的衣食住行。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不应过于迷信科技的作用B.应对合成技术惊醒全面评估C.应全面审视科技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D.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及人类的思维方式查看答案【答案】C。查看解析题目详解:由转折词“但”可知,其后内容多为文段主旨。这句话强调的是在我们运用科技改变社会的同时,也应反思科技对健康、环境的作用,即要全面审视科技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由“比如”可知,“合成技术”【查看全文】

  第5篇    19世纪,爱默生和其他一些作家向读者传授一种称为“自助论”的理论。在这些人看来,一个有个性的人必须要

  19世纪,爱默生和其他一些作家向读者传授一种称为“自助论”的理论。在这些人看来,一个有个性的人必须要有一颗充实的大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有必要在闲暇时广泛涉猎文化史上的杰出著作。同时,也有必要熟悉哲学、神学和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政治事件。这种风气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塑造了美国新闻业。在那几十年里,杂志致力于推广古典歌剧、高雅艺术和宗教神学,而不是电影或大众健康常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新闻媒体是主流文化观的集中体现B.广泛阅读可以充实我们的大脑C.主流媒体有引导大众品味的责任D.自助论为美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查看答案【答案】D。查看解析题目详解:文段中的“这种风气……”承接前面的表述,是该段落的主旨所在,也即文段的核【查看全文】

  第6篇    因特网作为一种媒体,与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不同的是:跨越时空,全球一网,信息无限,时

  因特网作为一种媒体,与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不同的是:跨越时空,全球一网,信息无限,时效更快;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为一体;每个人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发表意见,每一个新闻机构甚至个人都可以随时向全世界发布新闻。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A.因特网是一种媒体B.因特网的优势C.因特网的时效快、跨越时空、全球一网D.因特网会取代报刊、广播和电视的作用查看答案【答案】B。查看解析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该段文字通过描写因特网与报刊、广播和电视的不同之处,说明了因特网与其他媒体相比的优势与特点。A选项属于概括不全,只说明因特网是一种媒体,而未提及其优势;C选项属于【查看全文】



相关内容:

  1. 行测知识-宪法对美国政治制度有什么规定?
  2. 行测知识-中世纪英国议会的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3. 行测知识-德国中世纪走向政治分裂的过程和原因是什么?
  4. 行测知识-简述中国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5. 行测知识-19世纪70至90年代,资本主义列强是如何侵略我国边疆的?
  6. 行测知识-地方选举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