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能源企业海外投建营一体化模式
2023-07-07
某学霸上岸笔记经验分享[火] 包括上岸学霸笔记、128个高频考点、手写三色笔记、速记口诀、材料作文30例、公基思维导图,扫码左侧二维码回复学霸笔记即可免费下载,仅限本周! |
电力能源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模式
对外承包企业的投建营一体化战略
2、尼日利亚中部铁路和Warri港项目 39亿美元,30年
3、几内亚阿玛利亚水电站项目 11.5亿美元,40年
4、肯尼亚内罗毕机场高架桥项目 6.5亿美元,30年
5、巴西萨尔瓦多-伊塔帕里卡大桥项目 22亿美元, 35年
6、哥伦比亚波哥大城郊铁路项目 34.3亿美元, 26年
7、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1#号线项目 50.2亿美元, 28年
8、泰国东部经济区连接3机场高铁项目 77.1亿美元,50年
9、柬埔寨西港70万千瓦燃煤电厂项目 12.9亿美元,BOO
10、孟加拉吉大港燃煤电站项目 25亿美元,BOO
01
投建营一体化项目选择
02
投建营一体化项目评估
03
投建营一体化项目资源整合
04
建营一体化项目风险管理
在非洲推行投建营一体化能源项目
的形势分析和策略
在过去两年经历了新冠疫情、气候变化、暴恐泛滥、蝗灾等非传统安全危机的严重冲击后,非洲经济出现25年来的首次衰退,诸多国家债务负担加剧,国际工程市场呈现了明显的萎缩和下行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如何以投建营的模式去维持和扩大原有的非洲市场份额,需直面机遇和挑战,探索适当的策略。
非洲是机遇的非洲
非洲目前仍是世界上电力缺口最大的地区,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非洲依然是工程承包和投资的热土,当前能源开发项目总体形势向好。
非洲各国将继续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稳定复苏。伴随着世界经济启动恢复性增长,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各类救助或刺激措施效果逐渐显现,预计非洲经济将迎来难得的回暖,中非基建合作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挑战
在机遇之外,我们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国际形势风云诡谲
大国关系面临新的调整,互动复杂博弈加剧,新冠疫情肆虐,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多国政局不稳。外部环境重大变化,也必将影响非洲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一些如利比里亚等反华势力影响较重的国家中形成的我国投资商的禁区。
二、碳中和、碳达峰成了能源开发的主旋律
大型煤电项目前景黯淡,这对具备丰富煤电项目开发和运营经验的中国企业提出了巨大挑战,逼着我们向清洁能源项目转移。怎么克服清洁能源项目发电量不稳定、受资源禀赋影响大、组件成本高、关键配套技术和设施未解决等问题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三、其他长期困扰非洲市场的问题
如营商环境差(如社会不透明、腐败、法制不健全、受政治换届影响大、安全差、疾病流行等)、配套设施差(如电力、交通、通讯、物流等配套设施或服务落后)、建造和运维成本高、政府资信差、信用级别低等也将是我们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优劣势分析
一、内部优势
在非洲执行投建营一体化的能源项目时,首先要看到中国企业的内在优势。
1.中国企业的能源技术装备水平目前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我们掌握水、风、光能等行业关键技术。大型水电成套设计制造能力世界领先;风电、光伏产业形成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全面掌握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和柔性滞留、多端滞留等先进电网技术,输变电技术装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我国的施工机械设备也底气十足。
2.央企的非洲开发经验丰富。自1967年坦赞铁路开始,各央企在非洲深耕发展,并成为业界中坚力量,且业务范围持续拓展,从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拓展到能源、工业制造、交通运输服务、金融等众多领域,为继续在非洲开发大型基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3.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高。各大能源央企普遍具有较高的银行资信和融资能力,同时,几十年的跨国建设和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对外投资的风险评估与抗风险能力。因而央企的投资项目都可以较为顺利地获得融资,较为迅速地投工投产。
4.发挥投建营模式的优势。实行投建营一体化,可集中企业内部力量,更准确深入地调查评估项目,正确决策和立项;利于统筹考虑设计建造运营的融合性,达到成本、质量和工期最优;在项目管理上易于统一思路,减少内耗;投建营各方具备天然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易于减少合同纠纷,更多关注于生产和进度,易于形成攻坚合力。
二、劣势
相对于优势,也要看到我们的劣势,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
1.能源项目前期投入大,立项成本高,投资周期长,风险覆盖期长。自项目初步研究之后,通过公司立项,到详细论证研究,投资人的引入,资本金的到位,融资协议的达成和落地,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高额的投入。
2.非洲能源市场的消纳和输电能力严重不足。非洲的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其能源消费水平较低,电力消纳严重不足。加之国家间历史和种族问题,国家间电力网络不畅,电力市场长期萎靡。开发一个电站项目时,还需考虑输电线路和变电站配套,成本将大幅增加。
3.非洲各国政策形势多变,且流于形式。为更好地振兴本国经济,非洲各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 “本土化 ”政策,增加了外企在项目实施上的难度。对BOT、PPP、BT等不同项目,各项目性质界限不清,相应的配套政策也不清晰。
4.中资企业自身弱点明显。中资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国际资源和专业经验,往往过分依赖投行等中介,容易陷入“机会导向”陷阱;尽职调查不够,对海外商业法律环境理解不深,忽视对市场、法律、财税、劳工、养老金等全面细致地尽调;缺乏对国际交易规则和实践的理解,疏于进行全面的财税分析和策划,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规则变化的跟踪和应对准备不足。
5.基建市场中资企业价格战精准白热化,多数中标企业的价格不超过业主预算的75%。这种形势也开始延续到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对于预期收益高、投资条件良好的项目,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限于单独议标,而是越来越多地以竞标形式进行开发。这使得很多新能源项目的中标电费价格在近年内呈直线下降趋势。
应对策略
一、审慎选择国别市场
坚持能源项目投资的市场选择和合同条件基本选择原则,不仅依赖咨询机构的国别分析数据,更要建立在对市场国别深耕之后的现实理解,不仅依赖于律师团队的法律环境尽调,更要建立于实际案例中的法条法令的解释和执行,深刻总结,以免再次陷于囹圄。
二、进军新能源及储能等相关产业
非洲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水力资源是最有开发前途的能源资源之一;风能资源蕴含的电力为5000万亿-7000万亿千瓦时/年,约占世界的30%;非洲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集中的大陆之一,3/4的土地可接受太阳垂直照射,太阳能资源丰富,可用程度高。
三、重点解决投建营一体化经营模式下的统筹管控和协调
在投建营一体化经营模式下,所有的风险都主要在公司的内部流转消化,因此应统筹考虑作为承包商的短期利益和作为投资者的长期利益,既要要求承包商履行合同义务,又要保持其必要的现金流和施工积极性。开展项目的目的也不再以投资收益率作为唯一的投资决策的标准,而应综合考虑工程承包和运维利润加上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四、注重属地化经营,勇于承担东道国的社会责任
作为长期投资者,应致力于帮助所在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发展。在建设优质工程的同时,坚持当地采购,有效推进当地经济增长。应坚持劳务管理属地化,优先解决当地人员就业。同时,应善于处理当地公共事务,长于处理与各种非政府组织(NGO)和当地媒体的关系,善于宣传和维持企业的正面形象,提高企业的在投资地的被认同感。
五、注重连锁产业的开发
在投资开发时,能源企业不仅要着眼于电力市场,还应分析连锁市场,独资或与其他中外企业联合投资,推进公司的其他产业,例如水环境、海水淡化、交通、产业园区等行业。
六、切实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投建营各环节的实力,将核心竞争力从项目建设前置到投资并购,后延到运行维护,提高全产业链的竞争力,从而减少成本,增加收益。
七、顺应技术的时代需求
电网企业海外投建营一体化
进程中的融资管理创新研究
本文对电网企业国际投建营一体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融资管理创新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电网“走出去”企业如何通过不断加强融资思维,加强融资边界、融资工具和融资组织创新,落实项目资金,保障项目所在国电力安全。
融资模式创新
电网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传统的政策性银行出口信贷融资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资金需求。为保障电网项目的顺利实施,企业一方面必须从传统的工程建设者向投资人、资产运营人进行转变,另一方面要从融资思维、融资边界、融资工具、融资组织四方面进行积极的融资模式创新。
一、创新融资思维模式
传统的融资思维往往禁锢于“资金”的获取,而忽略了“融通”的涵义。特别在国际电网项目融资中,资金提供者可能是贷款银行、私募基金、上下游夹层电力投资人,也可能是公开发行项目债的终端投资人,众多参与方对于项目的评价与关注点不尽相同,而将具有不同风险偏好和回报要求的投资者与资金供给方进行需求匹配,在把“合适的风险”分配到“合适的参与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低成本、高效率的落实项目融资方案。可见,在国际电网项目融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发起人既是资金需求方,也是项目风险分配官。
二、创新融资边界模式
在传统的电网项目开发过程中,融资工作参与环节有限,时间滞后,一般不参与项目前期商务谈判,往往导致资金落实方案与实际商务条款不符,在影响项目资金使用的同时,也增加了贷款协议的履约风险。融资边界模式创新就是要将融资工作前置于项目开发初期,与商务谈判并轨,在商务合同中贯彻未来融资方可能关注的风险及缓释措施。通过全过程、全周期管理,实现项目协议流、物资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同时降低后续融资工作与商务人员的沟通成本,提高项目整体运作效率。
真正优秀的融资管理,是能够将融资融进项目整体开发与商务运作的全过程。很多国际项目都属于政府间合作,两国政府合作往往已就框架内项目的融资方案有初步安排,这种情况下,就更加凸显了融资工作的引领功能,只有融资先行,提前与框架内合作的金融机构绑定合作关系,将项目纳入其重点支持项目,确定项目资金来源,企业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博得项目所在国业主的青睐,锁定项目开发权。
三、创新融资工具组合模式
适用于国际电网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的融资工具和方法相对较少,且受制于项目所在国外汇政策、跨境结算及不同产品自身的信贷审核要求,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
融资工具创新,主要体现在融资渠道、信用结构和产品联动三个方面。
1.融资渠道
随着境外电网项目向投建营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单一的“出口信用保险+银行贷款”的模式已无法满足投资人需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要求,为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往往在电力市场稳定、投资法律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拉丁美洲国家和少数东南亚国家),当地融资银行或机构投资人并不需要信用保险的加持,即可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本地化融资是融资渠道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
2.信用结构
电网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电源类项目,其收入的来源往往是通过设计容量计算的照付不议电费,且不受发电原料及工艺影响,整体收益稳定,适合采取以项目自身未来收益为担保的有限追索模式进行融资,而无需传统信贷融资的第三方担保结构。
3.产品联动
为了适应境外项目及业主对项目的个性化要求,也可以将传统融资模式创新地加入新型信用结构、货币互换、利率掉期等金融工具,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风险的对冲,实现进一步的风险分配,提高项目融资可行性。
四、创新融资组织模式
鉴于电网建设及运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相对成熟且具有国际统一标准,创新的国际电网项目融资组织架构应着眼于全球范围内进行融资资源整合,建立融资共享服务中心,将全球电网项目融资模式及成功案例集成共享。构建业主、金融机构及财务投资人三维立体的融资合作网络。通过与相关金融机构和第三方融资咨询顾问建立长期合作管理,形成合力,以成功市场具备可融资性的商务条件及融资结构为蓝本,进行融资模式复制,形成自身独特竞争优势。
企业应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对融资管理人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实施高级形式的融资管理创新模式奠定基础,进而保障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获得长足的发展。
创新型融资组织也应是学习型组织,企业管理层应结合当前企业融资管理的实际需求,充实其财务知识和技能水平,树立融资管理创新意识。企业员工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国别具体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融资方案,解决项目融资难题。
创新融资模式的应用
本文以某国600kV输变电特许经营权协议为例,介绍创新融资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该项目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家政府间产能合作框架,具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项目协议簇范本,且输电服务费采取以电容电价为计算依据的照付不议模式,是国际电网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的典型范例。项目投融资结构见上页图。
项目的融资组工作人员从开发初期就加入商务工作,其主要工作范围覆盖投资协议谈判、投资架构设计、财务顾问的选聘及管理、财务模型假设输入及结果验证、项目融资可行性分析、融资方案的搭建与落实、贷后保后管理。
在融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任务是识别分析风险并获得风险缓释方案,向资金和保险提供者(银行、信用保险公司)展示完整的项目风险管理矩阵,以期达成参与各方对项目的风险评估并承担相应功能。下表为国际电网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的风险矩阵。
电建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模式的新思考
改革发展也面临新的任务。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暴发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对我国电建企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冲击十分明显,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和改变电建企业未来的发展生态和经营环境。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基建”战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全面推进,电建企业的业务提升和产业转型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逐步向行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的高端业务迈进,推进电力建设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投建营一体化、全产业链和全生态链协调发展,将是电建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时代业务转型的必然选择。
经过四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电建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实力、业务领域、产业结构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从传统单纯的工程建设承包商向多元化的投资建设运营商转型,企业总体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获得突飞猛进的提升,成为国内外建筑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尤其是2011年9月两大电建央企重组成立后,以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两大电建央企为代表的电建企业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活动,通过横向联合和纵向兼并等形式,业已形成集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建设施工、装备制造、投资运营等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寿命周期的业务发展模式,基本具备了I(投资)、F(融资)、E(设计)、P(采购)、C(施工)、O(运营)、M(维护)各环节无缝接驳、相互融合,打破地域、时空限制,实现了由“轻型巡洋舰”向“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华丽蜕变,为开展投建营一体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电建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条件日臻成熟,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一是从电建企业自身条件来看,不论国有电建企业还是民营电建企业都基本实现了由条块分割的、单一的电力工程施工承包业务向综合化、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业务演变,如中国能建和中国电建作为世界上电力建设领域最大的两家建筑类集团,业已形成集投资开发、工程设计与建设、项目运维和咨询的全产业链、“大建安”业务格局,能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揽子”电力建设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工程建设服务。
二是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来看,后疫情时代我国资本市场虽然面临着中美博弈扩大化、尖锐化以及全球债务失衡等重大风险的冲击,但也迎来了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推动价值投资、改善市场效率等发展机遇,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处于资金面相对宽松和低利率水平的时代,为电建企业开展投建营一体化营造了良好的融资和经营环境。
三是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来看,在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加强培育完整内需的同时,更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打造国际竞争的新优势,特别是随着“新基建”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国家积极支持我国建筑行业开展各种产能合作,从信贷资金、财政税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有实力的电建企业拓展投建营一体化业务。
四是从当今国际建筑市场发展现状来看,当前世界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极不平衡,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能源电力基础设施仍相当落后。为改善基础设施的落后状态和电力供应的紧张状况,不少亚非拉国家都在努力吸引中国的投资与技术,中国正成为推动亚非拉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角色”,为电建企业开展投建营一体化业务提供了广阔国际空间。
投建营一体化既是电力企业主动适应境内外建筑市场环境变化、切实转变经营方式的重要抉择,也是满足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经营档次与层次的战略决策。它从根本上打通了从投资、融资、建设到运维等全业务链条上相互分割与隔离的界限,实现了传统主营业务的前伸后延,确保了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掌控,有效解决了业主的资金困扰和项目建成后运营维护的难题,契合国内国际电建市场的需求,是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
其实,电建企业开展投建营一体化已有较长的历史渊源,早在原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之前,当时的葛洲坝集团和一些水电施工企业就在努力尝试业务转型,先后在国内投资兴建了一批水电等项目,如葛洲坝集团作为我国第一家上市的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早在1997年利用上市募集的资金投资建设了一批水电站、高速公路、民用爆破等项目,是我国电建企业开展投建营一体化尝试的 “第一个吃螃蟹者”。还有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为应对危机造成的冲击,“四万亿投资计划”横空出世,一些电建企业抓住机会扩大投资业务,纷纷从单一的水利电力施工业务向“大建安”转变,由工程承包商向投资建设商转型,实现了电建企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飞跃。
2015年前后,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受到约束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缺口矛盾日益突出,使得曾经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逐渐走到“死胡同”,PPP模式成为我国基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PPP业务全面驶向发展的“快车道”,也促使电建企业不得不发展投建营一体化经营模式,成为电建企业争夺市场优势的“利器”和业务转型的“杀手锏”。
在开展好国内投建营一体化的同时,一些电建企业还抓住了我国加入WTO重大机遇,积极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在境外更加注重追求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将投建营一体化发展模式充分运用到国际市场开拓上,通过采用投资开发、海外融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带动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劳务、中国标准等全方位“走出去”。如中国电建是最早在国际上引入投建营一体化模式的电建企业,早在2004年,其所属的中水国际在柬埔寨当时最大的甘再BOT水电站项目招标中,击败日本、加拿大等国的竞争者,一举中标,项目总装机容量19.32万千瓦,总投资2.805亿美元,主体工程于2007年9月18日动工,2012年8月进入商业运行,其投建的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项目是第一个由中资公司在老挝获得以全流域整体规划和BOT投资开发的水电项目。
中国能建按照“投资+融资+建设+运行维护”等“四位一体”的方式投资建设的越南海阳2×66万千瓦燃煤电厂项目,是我国电建企业在海外最大的投建营一体化项目,也是迄今中国公司在越南单笔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已在2020年11月全部建成并网投产。另外,中国能建所属的葛洲坝集团投建的巴基斯坦SK水电站已全面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项目总装机为87.3万千瓦,总投资达19.63亿美元,建设工期为6年,在今年4月30日顺利实现大坝二期截流。还有三峡集团以投资为龙头,以建设为手段,以运维为支撑,通过整合资源,带动清洁能源全产业链“走出去”,先后投建营了老挝的南累克、南梦3、南立1-2等水电站、马来西亚沐若水电项目、缅甸孟东水电项目等,“一带一路”首个大型水电投资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已于2015年开工建设,装机容量110万千瓦的科哈拉水电站亦将进入建设阶段。不少省属电建企业和大型民营电建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在积极践行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并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争端的不断加剧,充分暴露了过去出口导向型驱动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和脆弱性;同时我国整体债务风险的加大,给以房地产和传统基建为核心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敲响了警钟;还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势头不减,全球经济低迷萎缩,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进入调整期。在此背景下,电建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总体形势已发生显著变化:一是随着疫情的加剧,中美关系不仅没有走向合作,反而陷于难以摆脱的纷争与枷锁,中美经贸摩擦将呈现长期化和常态化趋势,双方经济与技术脱钩的风险加大,两大经济体有走向“各自为政”的可能;二是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单边主义盛行,一些国家不遗余力推行产业回流,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全球电力需求明显放缓,导致电建企业“走出去”的“门槛”增高、成本大涨、风险倍增;三是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资源红利在不断减退,“铁公机”等传统基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减弱,非电业务及PPP项目面临着严重的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新基建”缺乏资质和业绩等准入条件;四是我国电力供需目前总体宽松、部分地区供应能力过剩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电建市场逐年萎缩导致火电水电设计施工能力严重过剩,“僧多粥少”的现实加剧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使得电建企业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常规性发展道路明显受阻,唯有另辟蹊径才能寻求光明未来。
为应对因新冠疫情蔓延而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中央政治局早在2020年3月和7月先后提出发展“新基建”和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等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不但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而且给电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电建企业跳出传统经营模式的窠臼,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借助投建营一体化发展模式,抢占发展的新机遇,创建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发展的新跨越:一要补齐技术的短板。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牵引,以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聚焦基础前沿研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增强创新能力,着力做好施工建设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嫁接,大力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运用,削除科技成果转化“肠梗阻”;二要填补市场的空白。结合新基建市场开拓的需要,围绕业务开发的薄弱环节狠抓查漏补缺,加大市场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发挥投建营一体化对新型设施建设的拉动作用,在综合能源服务、能源互联网建设、智慧城市建设、5G及信息化建设等新领域、新业态上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打通新旧业务融合发展的“任督二脉”;三要弥补治理的缺陷。新基建、新业态需要新的治理格局和治理体系。电建企业大多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的,现行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难以适应新业态的发展要求,要借助投建营一体化打造数字新基建大数据治理结构体系,打破原有的层级结构和组织壁垒,驱动电建企业治理模式创新与变革,形成平台化新型数据治理机制,以便为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赋能;四是补强经营的弱项。即通过投建营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经营单打独斗、产业条块分割严重、资源协同效应差等弊病,全力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逐步建立多层次、相关联、包容开放的产业生态共同体,打通技术、市场、资本“最后一公里”,真正解决产能过剩、“建易管难”等问题;五是奠定人才的根基。投建营一体化依赖于新人才的有效支撑,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发展壮大的根本。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选人用人模式和完善技能培训方式,加大智慧工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型高端技能人才和交叉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切实解决电建企业高精尖专业性人才短缺和结构性人才失衡问题,努力造就一批专业化、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切实增强统筹规划能力。立体化全方位的统筹规划能力是推进投建营一体化的关键。电建企业在开展传统基建过程中,由于投资、勘设、施工等项目参与各方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往往是相互分割和各自为政的主体,在信息沟通和业务衔接中难免会出现错位和缺失。而投建营一体化要想有效地规避上述弊端,需要有高超的统筹、驾驭全局的能力,切实提高项目预测、计划、实施、指挥、掌控等五大环节的管理能力,以投融资为先导,搭建一体化、数字化运作平台,借助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将勘测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资金融通等各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优化施工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确保项目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环保等要素协调可控与有机统一,在保证项目优质、高效建成投产的前提下,实现参与各方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重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产业链的协同有序发展是搞好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的重中之重。面对“新基建”战略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施,电建企业的业务经营再也不能高度地局限于传统的建筑施工环节,而是要注重向高附加值的投资、设计和运维等前后环节延伸,通过主导产业引领、新型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生态支撑,聚焦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强化投资、设计、施工、运维等全流程的有效整合,带动资金融通、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设备生产等全要素的齐头并进,实现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良性互动。在这方面两大电建集团就是其中典型代表,通过投建营一体化的实施,改变以往过分依赖工程承包业务的局面,实现了集团勘测、设计、咨询、工程承包、装备制造、投资运维等全方位业务发展,企业的整体规模和经营效益获得大幅度提升。
全面提升资源整合能力。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是搞好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的前提。同单纯的建设承包不同的是,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和系统工程,涉及面更广、关系更复杂,需要更高超、更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一是整合项目所在地(国)资源的能力,包括所在地(国)政府及部门、社区和居民以及环保、工会等各种民间团体组织;二是整合项目业务关联方的能力,包括设备与材料供应商、勘测设计机构、投资咨询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保险及银行等各种机构;三是整合内部资源的能力,包括土地、资本、技术、数据、人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分包商、协作单位等。要积极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要按照有进有退、有取有舍、有合有分的思路,因势利导、分进合击,建立战略合作与协同关系,搭建定期沟通与协商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效用最大化,以便为投建营一体化的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强化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科学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搞好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的基础。投建营一体化业务贯穿于项目投资前期论证决策、融资、建设管理到运营维护整条产业链,需要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掌控,涉及的时间长、范围广、风险大,要尽量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确保投资效益整体最大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包括项目前期费用和建造费用,结合境外业务特点统筹安排好各种建设支出和非建设性支出,在最终达到投资项目生产能力满足、技术工艺先进合理的前提下,实现建设成本的最低化;另一方面要努力压缩运维成本,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不必要的支出,坚决杜绝各种浪费,健全经营责任制考核,加大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改造,打造大智慧工厂和智能运维,切实提升投资项目的运营效益。
预告:
国际项目“海外避税架构搭建、税收筹划风险应对与合规管理”进修班
★ 培训时间:2023年4月15日-16日(两天)
★ 培训地点:成都 ★ 明翰檀香花园酒店
★ 指导单位: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
附件1:课程安排:
第一部分:海外避税架构搭建税务因素分析与管理专题
境外投资架构搭建从税收角度的主要考量
● 投资框架主要考量的税务因素分析;
● 投资框架各层级的所在国选择
● BEPS及相关反避税新规定和要求,CFC/CRS/美国 FATCA 等方面的影响
● 中国税务机关对境外多层投资架构反避税的发展和具体措施
● 投资框架需考虑的各种商业因素
第二部分:国际工程EP税收筹划风险与应对措施专题
国际工程EPC税务筹划详解
● EPC 的法律特点和商业特点分析
● 中国与项目所在国相关税制和税种,税基及相关税收征管特点的分析
● 传统税务筹划模式介绍(离岸货物 设计 在岸施工合同分拆)
● 货物出口,进口,转口贸易相关商业安排与税收风险专注点及筹划点
● 设计及相关跨境服务的商业安排与税收风险专注点及筹划点
● 项目国当地施工机构的选择
● 当地公司对中国“隐性”分包商的财税管理、境外“隐性”分包商的税务管理
中国税的关联境外税收抵扣实务
● 境外所得抵免防范简介、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 综合抵免法/五层间接抵免/简易抵扣法/税收饶让(实操建议)
● 境外税务抵扣-不可名称看实质?不看清缴看实缴?
● 境外抵扣文件(简化和实用)相关外汇折算
境外税务管理规范与完善
● 境外税务管理规定、项目税务筹划方案、商务合同的税务评审
● 国别税务实操指南、日常税务遵从及税务台账(明细账)、内外账差异分析汇报
● 总部跟踪,监督境外项目税务系统/境外项目月度税务工作汇报机制
● 票据审核管理办法、审计及税务稽查专项报告、税务档案的管理办法
● 境外税收抵扣资料归集、同期资料及转让定价文档的管理、外部中介选择与管理
第三部分:国际税收协定与合规管理专题
国际税收合作双边税收协定条款
● 国际税基本原理、税收协定介绍、税收协定范本介绍、双边社保协定
● 常设机构/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财产收益/独立劳务、协商及双边磋商机制
● 国际间税收合作与反避税 (BEPS)自贸协定/关税与原产地证
境外税务合规管理总结和梳理
● 中国“走出去”企业境外税务合规管理相关具体制度、规定、流程和实操办法
● “走出去”企业对税务风险防范和应对的经验分享
● “走出去”企业境外税收合规管理及案例解析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2、以培训或任何理由收取费用、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
3、客服邮箱:lhealth@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