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土壤碳库评估模型DNDC实践应用系列论文精选
2023-07-11
某学霸上岸笔记经验分享[火] 包括上岸学霸笔记、128个高频考点、手写三色笔记、速记口诀、材料作文30例、公基思维导图,扫码左侧二维码回复学霸笔记即可免费下载,仅限本周! |
基于DNDC模型模拟抑制剂施用下玉米氮肥减施潜力
姜蓉、何萍等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团队基于DNDC模型模拟评估了抑制剂施用下玉米氮肥减施潜力。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脲酶和硝化抑制剂等增效肥能够有效提高氮素利用率并减少活性氮损失,已成为当今全球农业研究的热点。同时,增效肥是我国“十四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绿色低碳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然而,抑制剂施用增效减排的长期效应尚不明确,化肥减施潜力缺乏系统研究。基于过程机理的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在模拟土壤碳氮循环过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地化改进的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脲酶和硝化抑制剂施用对作物产量和氮素损失的长期影响。
该研究基于2015-2017年不同氮肥管理方式与添加抑制剂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监测数据,校验和改进了DNDC模型尿素水解机制与参数。结果表明,与改进前模型相比,改进后的模型提高了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土壤温度和水分、土壤无机氮和N2O日排放量模拟的准确性。同时,改进后的模型显著提升了对土壤氨挥发的模拟。主要改进了包括尿素扩散因子、尿素水解速率、尿素水解水分因子、氨挥发土壤深度因子和抑制剂效率等关键参数。
此外,基于1988-2017年长期模拟表明,与表施尿素相比,混施尿素、穴施尿素硝酸铵及添加抑制剂处理在保证玉米高产的同时氮肥用量减少了17-40 公斤/公顷。综上,本研究表明DNDC模型可用于研究气候波动下抑制剂施用对玉米产量和氮素损失的长期影响,并确定不同抑制剂施用的最佳氮肥用量以及评估其氮肥减施潜力,对于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本研究可扩展应用到区域不同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土壤类型下氮素优化管理,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降低环境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图1不同施肥处理NH3挥发排放量实测值和模拟值比较(左图)和1988-2017年不同施肥处理玉米产量和生长季氮素损失对氮肥用量的响应(右图)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资环所姜蓉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何萍研究员和加拿大农业部哈罗研发中心Jingyi Yang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No. CAAS-ZDRW202202)、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No. PC20180101)以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项目和加拿大农业部科研项目等资助。
【引用方式及原文链接】:
Rong Jiang, Jingyi Yang*, Craig F. Drury, Brian B. Grant, Ward N. Smith, Wentian He, Daniel W. Reynolds, Ping He*. Modelling the impacts of inhibitors and fertilizer placement on maize yield and ammonia, nitrous oxide and nitrate leaching losses in southwestern Ontario, Canad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3. 384, 135511.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2.135511
基于DNDC模型的稻田生态系统碳动态模拟研究进展
钱海燕,周杨明
种植业碳排放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稻田CO2和CH4排放分别约占农业活动CO2和CH4排放量的16%和35%,是全球CH4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但是,稻田生态系统同样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稻米丰产和温室气体减排、碳动态研究相协同显得十分迫切。此外,传统的稻田生态系统碳动态变化研究以直接观测法为主,观测时间、空间极为有限,而模型模拟能够弥补田间直接观测的不足。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钱海燕团队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发表了《基于DNDC模型的稻田生态系统碳动态模拟研究进展》的文章。该研究基于DNDC模型的构成与功能、目前6个世界著名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比较及DNDC模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模块优化等,从稻田土壤碳动态角度出发,分析总结了DNDC模型在稻田土壤固碳潜力、温室气体CO2和CH4排放模拟、稻田管理模式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DNDC模型在模拟和评估稻田生态系统碳动态变化方面,能够达到非常满意的精度和可靠性,适用于中国稻田生态系统研究。但DNDC模型存在诸如输入参数精确程度、区域环境条件差异等导致模拟结果出现偏差的情况。研究指出,未来DNDC模型在稻田生态系统应用上的发展趋势将以耦合3S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与有机碳模型、结合气候模型和植被生长等模型扩大研究区域、提高输入参数的准确性和模型模拟精确度等为主。
钱海燕,于婷婷,周杨明,等.基于DNDC模型的稻田生态系统碳动态模拟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41(6):59⁃70.
DOI:10.13300/j.cnki.hnlkxb.2022.06.007
论文精选 | 利用DNDC模型,探索以小麦为基础的管理策略,以平衡小麦-玉米种植系统中的农业生产和环境可持续性
摘要
面对粮食需求和环境污染的巨大挑战,优化农业策略可以潜在地平衡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本研究应用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探讨了小麦-玉米系统中基于小麦的管理策略对作物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典型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系统中,根据田间测量确定的作物产量、每日氧化亚氮(N2O)通量和累计N2O排放,对DNDC模型进行了测试。模型评价表明,观测值与模拟作物产量(4.4%≤NRMSE≤8.0%)、日N2O通量(0.68≤d≤0.88)和累计N2O排放量(4.9%≤NRMSE≤11.9%)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敏感性分析,DNDC模型评估了冬小麦季节多种管理措施对作物产量和累计N2O排放的影响。播期从10月7日推迟到11月4日,年产量减少1.9%,累计N2O排放增加10.4%。此外,将补灌日期从4月1日推迟到5月20日,在不影响累计N2O排放的情况下,年产量下降2.4%。氮肥用量为120 ~ 150 kg N ha - 1时,可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减少氮肥使用量和累计N2O排放。尽管0-30 cm耕作深度的年产量提高了2.9%,但累计N2O排放量增加了11.6%。结果表明,10月初播种、4月初补灌、氮肥施用量120 ~ 150 kg N hm - 1、冬小麦季免耕可提高作物产量,减少N2O排放。这有利于农业生产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协同发展。
研究目的
(1)利用测定的作物产量、日N2O通量和累计N2O排放来检验DNDC模型的性能;
(2)应用DNDC模型对不同播期、灌水期、施氮量和耕作深度下的作物产量和累计N2O排放量进行评估;
(3)确定适宜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增产和减少N2O排放的管理策略。
方法
田间试验:
试验采用3个重复的分段设计。采用四种灌溉处理:种前灌溉;植前+节灌;种前+花灌;以及植前+拔节+花灌。
一氧化二氮采样:
静态箱-气相色谱仪
模型校准:
采用试错法,根据实测值和模拟值之间的一致性对作物参数进行校准。选择2018-2019年小麦-玉米生长季的实测产量、日N2O通量和累计N2O排放量来校准模型。模型校正后保持土壤参数和作物参数不变。利用剩余的数据,基于2019 - 2020年的相应管理信息和气象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模型评估:
将模拟结果与作物产量、日N2O通量和累计N2O排放的相应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采用以下指标来评价模型性能:
(1)归一化平均相对误差(NARE),它可以解释模型相对于测量值的低估(NARE<0)或高估(NARE>0);
(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其中NRMSE≤10%表示模型匹配“极好”,10%
(3)一致性指数(d), d≥0.9表示模型拟合较好,0.8≤d < 0.9表示模型拟合较好,0.7≤d < 0.8表示模型拟合较好,d < 0.7表示模型拟合较差。
敏感性分析:
在本研究中,以小麦为基础的灌溉处理对小麦-玉米系统的田间影响进行了调查,因此在敏感性分析中,只调整了冬小麦季节的农业策略。选取播期、灌水期、施氮量和耕作深度4个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与讨论
文章验证结果包括模型评价(产量、N2O排放量)以及产量和N2O排放对不同管理策略的敏感性(冬小麦、夏玉米、小麦−玉米系统),并从模型的性能、管理实践的比较(播种日期、灌溉日期、氮肥率、耕作深度)以及确定合适的管理方法三种层面进行讨论。
2018 - 2020年不同处理下实测和模拟产量(a, b, c)和累计N2O排放(d, e, f)的比较:
2018 - 2020年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系统中N2O日通量的实测和模拟对比:
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年产量对(a)播期、(b)灌溉期、(c)氮肥施用量和(d)耕作深度的敏感性:
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累计N2O排放对(a)播期、(b)灌溉期、(c)氮肥施用量和(d)耕作深度的敏感性。
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产量尺度N2O排放对(a)播期、(b)灌溉期、(c)氮肥施用量和(d)耕作深度的敏感性。
结论
在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系统中,利用田间测量的作物产量、日N2O通量和累计N2O排放,对DNDC模型进行了校准和验证。然后应用该模型估算了不同农业做法对作物产量和累计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估计作物产量、日N2O通量和累计N2O排放量。在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利用DNDC模型确定了提高作物产量和减少N2O排放的最佳小麦播种期、灌溉期、氮肥施用量和耕作深度。产量随播期、补灌期的推迟和耕作深度的减小而逐渐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稳定。此外,推迟播期、增加氮肥施用量和耕作深度会导致累计N2O排放增加,而补灌期对累计N2O排放无影响。10月初播种、4月初补灌、氮肥用量120-150 kg N ha - 1和冬小麦季免耕有利于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中作物产量的提高和N2O排放的减少之间的权衡。
使用DNDC模型估算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量
Zhen Wang、Xianjin Huang
文章基本信息
原名:Estimates of methane emissions from Chinese rice fields using the DNDC model
译名:使用DNDC模型估算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量
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21年影响因子:5.734
在线发表时间:2021.03.02
第一作者:Zhen Wang
通讯作者:Xianjin Huang
第一单位: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研究要点
(1)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总量为8.20 Tg。
(2) 早稻、晚稻和单季稻的 CH4 排放量分别为 1.12、2.86 和 4.23 Tg。
(3) 南部稻田占总 CH4 排放量的 92%。
(4) CH4 排放热点分布在四川盆地、黑龙江、华南和华中。
(5) 水管理、温度和土壤粘土显着影响 CH4 排放。
研究背景
大气甲烷(CH4)是第二重要的温室气体。人为排放的CH4主要来源之一为稻田,占全球人为CH4排放量的10-13%,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外推法、NPP占比法估算CH4都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开发了利用生态过程模型来估算CH4排放量,其中DNDC模型估计的CH4排放量阈值范围较其它模型小。
以往的大多数研究只估计了中国稻田的CH4排总量,没有确定CH4排放的空间格局以及影响CH4排放的相关因素。本研究旨在基于DNDC模型估算稻田CH4的排放,并分析影响CH4排放空间分布的因素。这项研究将提高我们对稻田CH4排放量空间格局的理解。
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结果
图1. 点和区域水稻生物量观测值与模拟值的散点图(a)2015-2017年籽粒、叶、茎3年的观测值(b)中国农业年鉴获得的产量。
图2. 中国各县所有水稻(a)、早稻(b)、单季水稻(c)和晚稻(d)的CH4排放总量,以及中国单位面积所有水稻(e)、早稻(f)、单季水稻(g)和晚稻(h)的CH4通量。
图3. 各省(不包括天津、甘肃、山西、北京和西藏)早稻、晚稻和单季稻的总CH4排放量、种植面积和CH4通量。
表1. 中国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区(AEZ)的CH4总排放量。
图4. CH4通量对土壤性质、气候因素和管理方案的敏感性。Clay:土壤粘粒含量。SOC:土壤有机碳含量。Den:土壤容重。T:气温。P:降雨量。Yield:水稻产量。Fer:肥料。AWDF:干湿交替注水(-5-5cm)。Baseline:季中排水。CF:连续注水(10cm)。
图5. 不同情景模拟对中国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主要结论
利用校准后的DNDC模型对中国稻田的CH4排放总量进行了评估,模拟值与观测的CH4排放量拟合良好。2012年,3014万公顷稻田的CH4总排放量估计为8.20 Tg,其中早稻、晚稻和单季稻的CH4排放量分别为1.12 Tg、2.86 Tg和4.23 Tg。早稻、晚稻和单季稻的平均CH4通量分别为218.04、403.64和228.87 kg CH4 ha−1.中国CH4排放主要来自AEZ 7和AEZ 6的稻田。CH4排放在中国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变化,其中AEZ 6B、AEZ 6A和AEZ 7的值较高。
在全国范围内,水管理和气温对CH4排放有积极影响,而土壤粘粒含量与稻田CH4通量呈负相关。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由于主导CH4排放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应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此外,重要的是提高研究单元的分辨率,以便结果更准确、更具代表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1.108368
Python与Noah-MP陆面过程模型融合技术及在站点、区域模拟实践应用系统培训班
培训时间:6月10日-11日、17日-18日【四天实践课程】
培训时间:5月27日-28日、6月3日-4日【四天实践课程】
基于MATLAB的无人机遥感数据预处理与农林植被性状估算实践高级培训班
培训时间:7月23日-24日、29日【三天实践课程】
基于最新SolVES 模型与多技术融合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社会价值评估及拓展案例分析高级培训班
培训时间:6月10日-12日【三天实践课程】
最新DNDC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建模方法及温室气体时空动态模拟实践技术应用
培训时间:6月2日-4日【三天实践课程】
高精度气象模拟软件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ing)实践技术及案例应用
基于Python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提升气象、海洋、水文领域实践应用能力高级培训班
WRF模式与Python融合技术在多领域中的应用及精美绘图培训班
双碳目标下太阳辐射预报模式WRF-SOLAR模拟方法及改进技术在气象、农林生态、电力等领域中的应用培训班
培训时间:6月3日-4日、10日-11日、17日【五天实践课程】
点击课程标题了解详细介绍
GNSS、北斗高精度数据处理暨新版GAMITGLOBK软件实战技术应用
“双碳”目标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应用前景及模型构建实践方法与讨论培训班
ContextCapture Master 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建模实践技术培训班
点击课程标题了解详细介绍
快来Ai尚研修【Easy Scientific Research】点亮科研简学践行-您的随行导师平台
官 网:www.aishangyanxiu.com;
公众号:关注“Ai尚研修”公众号,点击“Ai尚课堂”进入也可以哦!
NO1:平台逐步建立完整的教学方案,深度促进科研交叉技术融合,成为众多课题组及个人实践技术提升首选内容。
NO2:Ai尚研修为了更好的发展,特邀胡中民老师、张光学老师、郁磊老师、胡恩柱老师、金溪老师、汪靓老师、张东辉老师等30多位专家学者作为顾问专家,为Ai尚研修平台长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及工作指导。
NO3:Ai尚研修创建云导师教学模式,最大化促进交叉学科的专业问答及交流,已经建立云导师社群300+,不仅可以学习,还为您身边带来专业的导师。
NO4:Ai尚研修建立了长期免费学术讲座:聚焦基础原理、前沿热点技术、庖丁解文、实践技术、成果推广等专题,每月4期左右,已开展完200+期,上平台都可以免费观看前期讲座。
NO5:为了深度对接用户需求,依托专家团队,针对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合作、软件开发、搭建高性能计算平台等领域开展合作。
小编为您进行逐一展示:登录平台,您了解的更清晰,还有好礼哦!
NO1:体系课程
NO2:往期学术讲座及技术专题部分展示【免费】
NO3:云导师【点亮科研简学践行、您的随行导师平台】
NO4:技术合作与软件开发
Ai尚研修,倾力打造您的专属发展道路,这里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专业的授课平台,强大的推广力度,全员的热血支持!
Ai尚研修期待您的加入,共同打造精品课程,助力科研!【点击了解合作详情】
END
声明: 本号旨在传播、传递、交流,对相关文章内容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涉及内容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本号联系,第一时间做出撤回。
END
Ai尚研修丨专注科研领域
技术推广,人才招聘推荐,科研活动服务
科研技术云导师,Easy Scientific Research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2、以培训或任何理由收取费用、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
3、客服邮箱:lhealth@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