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改革方向探析参考

2023-08-11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个体成长、学校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丰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和实践。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改革的方向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化和综合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早期化和全程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系统化和服务化。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国外比较;改革方向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美国职业生涯管理专家舒伯(Super,D.E)认为,生涯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生涯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这里的“生涯”通常指的是职业生涯,即一个人在就业领域所经历的一系列岗位、工作或职业,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的过程。我们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研究的基础上,个人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也非常重要: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第一,有利于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学生在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同时,又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职业岗位的努力,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第二,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生活。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进行人生的准确定位,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发扬长处,弥补劣势,针对性地挖掘个体潜力,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第三,有利于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往往从学生进入大学或更早就开始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引发了学生对于职业与未来的思考,更促使学生用外界的职业需求与职业要求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提升自身的职业品质。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校的发展。第一,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了学生个体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最终促进学校整体就业率的提高。第二,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开始注意市场的变化并结合市场的变化,对专业和课程设置做出及时的调整,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新,促进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三,促进了人才培养新理念的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学校形成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科学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

  再次,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第一,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了学生的培养,做到人尽其才,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第二,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通过职业生涯的教育,学生的就业观念更为现实,就业手段更为丰富,大大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有力地缓解了社会就业问题的压力。第三,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实现个人、组织、企业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特点

  1.职业生涯指导系统完备。以大学为例,开学后,所有大学的系主任都要给新生介绍其专业的就业状况,并对学生提出有关就业对策,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发展愿望。学生入学后,就开始接受分级职业指导(必修课),计算学分。入学第一年,学校为学生提供前期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对就业市场进行了解和认识。第二年,学校帮助学生了解和发现自己的特质、专长、兴趣,引导学生参加相关活动,进而选择专业。第三年,学校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资料及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活动,使他们对选择职业有直接感受。第四年才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技巧等方面的训练。

  2.通过立法保障实施。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在美国的教育历史上,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改革职业生涯教育,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以及90年代的《学校—就业法案》(School-To-Work)。1974年,美国国会把生计教育定为全国重点项目,当时已有9个州通过了“生计教育”的法案,有42个州已经采取措施推行“生计教育”。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有效职业选择有重要意义。而《学校—就业法案》的通过,则意味着美国建立了从职业认识到职业选择的完整职业指导体系,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自我选择和未来的人生规划。

  (二)加拿大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特点

  1.职业生涯指导贯穿高中和大学阶段。在高中阶段,就有文、理、工、医、商、艺等大类,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就接受专业职业咨询顾问的指导,然后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大学的专业方向。在大学阶段,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要求大学、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合作致力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如大学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综合技能;大学应该咨询产业、政府及行业委员会,以确保将准确可靠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利于学生进行职业决策;政府应该提供核心资助,以使大学能持续开发所有学科领域毕业生所需要的技能组合等。

  2.职业生涯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高,服务意识强。加拿大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专业化水平很高,如咨询师要求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或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学位,而且有一定工作经验,指导教师或管理员也要求具有人文科学背景的硕士学位。加拿大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意识非常强,其主要的职能和任务包括:根据毕业生个人兴趣和特长,帮助学生确定就业意向,建立职业目标;对毕业生进行技能评估,发掘其潜在的技能,帮助毕业生把在专业学习和课外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工作技能;为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毕业生有能力不断谋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进行求职技能培训;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创造实习机会;搜集和提供就业信息。

  (三)英国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特点

  1.颁布系列文件进行职业生涯指导。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一系列文件,要求普通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强调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应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普通中学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主要由学校的指导教师和校外的职业官员协作工作。指导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实施职业教育计划,帮助职业官员安排学生咨询,并提供最新的职业信息。职业官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个别和集体咨询,帮助制订职业教育计划,提供最新的职业信息,参加家长会议、举办咨询日、职业参观、职业演讲等活动。

  2.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丰富。英国普通中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包括:发展自我意识——帮助学生意识到个人在能力、兴趣、个人需要和价值方面的差异,评价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判断何种职业适合自己;增进职业机会意识——学校要向学生介绍他们可能的职业选择范围,以及获得职业的途径;发展决策技能——帮助学生发展一种自我做出职业决策的能力,引导他们评论性地评价和分析职业信息,意识到职业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产生的后果;学会从学校到工作世界的转变——帮助学生适应工作世界,独立地走向社会,顺利地从事职业和适应职业生活。

  3.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共同作用。英国在一些相关法令中规定,相关社会各部门要为学生熟悉各种职业提供便利条件。各企业、事业单位及工厂要和学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给学生们提供参观和就地实习,以熟悉各专业、职业和工种的机会,以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学校也注意赢得学生家长的支持。足期举办家长的培训,使他们注意从小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灌输,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

  (四)德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特点

  1.职业生涯规划目的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合理选择职业道路。首先,学校、劳动部门和信息中心加强合作,通过《现今的职业》《阶梯》等书籍和分门别类的职业资料、影片,向学生详细介绍各种职业的性质、要求、工作范围、发展前景,以及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形势等,让学生对社会可以提供的职业有一个广泛、深入的了解。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的同时,指导学生客观评估学习成绩,参加各类心理、生理自测,使学生学好理性地进行自我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选择。

  2.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全面细致。首先,在指导学生正确申请职位方面有具体步骤: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求职信的格式、内容、技巧等,增加获得面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修饰外表形象,练习自我介绍,把握谈话过程,过好面试关;对某些要求笔试的行业,教师还会精选一些试卷,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以便在笔试中获得良好成绩。其次,还讲授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法律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职业培训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企业法、经济资助法、劳资合同法、及有关职业培训的规定,让学生懂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五)韩国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特点

  1.建立专业指导学校实施规划。韩国为了在短期内迅速推进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曾出资在全国46个地区建立起覆盖初中、高中和高校的“职业指导模范学校”,试图为其他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榜样和示范。此外,韩国政府又于2001年将教育部更名为教育和人力资源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此举进一步表明了政府对于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进行干预的决心和态度。调查显示,2002年韩国有28.5%的四年制高校业已为学生开设了职业教育模块课程,不少高校也纷纷计划为所有学生开设为时一个学期的职业指导课程。

  2.职业生涯规划终身进行。组织开发《韩国终身职业发展国家标准》。该标准贯穿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普遍开展职业教育,大体是1/3的职业教育和2/3的普通教育,学校设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在课程教学和校外活动中普遍进行职业指导。韩国高等教育的165所四年制大学和学院,159所高等职业学院和19所多科技术学院普遍开展了职业指导工作,大学普遍设有就业信息中心、职业指导咨询中心等职业指导机构。

  (六)瑞典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特点

  1.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选择职业。这种课程每校必备,不是职业指导专家进行的个别行为。该课程贯穿在全部学习中,教师的责任不仅教理论课,也教职业指导课。其中20%的职业指导课程在校外进行,由职业指导老师自己设置。

  2.在校外努力增强家长和学生对职业与培训选择的全面了解。请家长到校听职业指导课,对家长进行职业、培训方面的宣传,使家长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和学习科目的选择;安排学生到父母工作的工厂参观,增强其对社会的了解;聘请职业指导专家帮助学生确定所选专业,帮助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让学生先试选职业培训课程,试读后再确定课程,做到职业培训与学校文化教育相结合,并将职业培训融会于3年学制之中。

  三、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改革的方向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化和综合化

  我国部分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党政干部,他们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学生就业指导,并没有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学校还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人员的专业化方面下工夫。同时,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该走综合化发展道路,即必须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综合教育机制。第一,改变目前只在应届毕业生中进行就业指导的做法,应从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开始分阶段、分重点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第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纳入必修课程体系;第三,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制度;第四,在对毕业生群体开展就业教育与指导的同时,注意个体教育与指导,体现职业规划指导的个性化设计要求;第五,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不断修正规划,体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动态特征。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度化和法治化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是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是针对毕业生的求职技巧进行一些培训,或者邀请一些成功校友作经验交流讲座。借鉴国外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我国学校职业指导必须实现制度化,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有两种:一是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由专职教师或职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二是将职业指导渗透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传授具体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

  许多发达国家通过立法保障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如1994年,美国教育部和劳动部共同发起了一项全国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从学校到就业”,其目的是使所有的高中学生都能确定一条走向职业道路的计划,能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近年来,澳大利亚也通过国家立法,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Career Development Guidelines),它是一份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的内容、考试及评估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早期化和全程化

  许多发达国家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中小学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形式多种多样,以积累和丰富学生的职业经验,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显得落后。有调查显示,只有2.8%的学生表示对高考时填报的专业非常了解,只有12%的学生选择专业是出于对专业的兴趣,且该兴趣也只是受社会舆论和家庭经验的影响,而不是受学校个性化、专业化教育的影响,这使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和走向社会时一片茫然。因此,大学就业指导教育的时间前移非常必要,应从中小学起就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的衔接,要尝试实施全程职业指导,有计划、分重点地在学校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和社会化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除以讲座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外,还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和辅导。学生可预约与辅导教师面谈,或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求职信、履历表等资料上传给辅导老师以获得具体细致的指导,以便实施就业规划,实现就业。同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以社会为导向,学生只有密切关注职业的发展变化,学会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使自己的职业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并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化和服务化

  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化要求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与社会的就业和职业指导应相互渗透。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我国学校的职业指导途径可以采用网络化形式进行,即国家成立学校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学校设置专门课程,在教学中进行职业指导渗透,校内有专职教师咨询,校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合作等。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社会职业指导机构的投入,构建完善的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及援助体系,提供完善的服务。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也应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就业指导部门既要举办全面的就业培训,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举办公务员、秘书、文书、贸易实务、会计等方面的培训和各种职业资格讲座,并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学习项目,如在校期间的社会体验活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方面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2004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开始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逐步开发出一套受到业内广泛认同的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其中包括针对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课和针对研究生开设的“职业素质拓展训练”课。全程化、专业性、实用性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关内容:

  1.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探析论文
  2. 探析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论文
  3. 浅谈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4. 浅析养老保障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5. 国际贸易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参考
  6. 农学类专业的就业现状与方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