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2023-08-11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只有从招生源头、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择业观念引导等方面入手,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及运行机制,才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反思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展,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不断推动下进行的,是直线性思维、行政性实践,目前仅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具体表现为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三个方面,在时间的安排上也仅停留在双向选择时期的择业指导,这仅仅是解决学生双向选择时的一时问题而已,而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贯穿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这说明就业指导还处于安置就业阶段。对学生的潜能开发,职业发展规划和决策能力都无法涉及。
二、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
1.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在高校,存在一批创办已久的长线专业,如历史学、物理学、考古学、社会学、基础教育学等。近几年,社会对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总体减少。尽管如此,这些专业目前还继续维持一定的招生规模。这种现象的存在,使高校整体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矛盾。但这些长线专业,往往开办的时间长,办学成熟,教学实验设备配置齐全,有一批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者、专家,其中有些专业甚至是学校的招牌专业,一些专家教授是学校实力的象征。因此,要撤掉或调整一个老专业,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相当大。
2.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专业分布与社会对各专业毕业生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权和各个专业招生人数的决定权,于是出现 了一个新问题 :为了便于招生,多数学校不断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数,没有热门专业的也迅速申办。而当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人们才发现,虽然这些专业的社会需求仍然比较大,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已远远超过社会需求 ,于是出现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专业分布与社会对各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3.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存在结构性矛盾。在社会中,就业岗位层次的分布是呈正三角形的,从顶端向下,各岗位层面对劳动力的知识、能力要求逐渐下降,数量逐渐增多。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整体偏高 ,呈现出倒三角形,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矛盾,人才供应与需求错位。这是导致当前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
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层次思考
1.就业指导应专业化、专家化。就业指导是一个专业,并非行政。要使就业指导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必须与行政工作相分离,形成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进而实现就业指导的专家化。反之,没有从事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就不可能有专家化的实现,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的出现。只有实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就业指导才能科学、规范地开展。
2.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促使高校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作和科学体系,且每所高校都非常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其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利益原则在起作用。目前,我国高校都在为适应市场经济而出新招,谁先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谁就能增强市场竞争力。那么,怎样使高校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呢?必须改革国家对高校的投资体制和计划体制。政府以办学经费和招生计划为杠杆对高等教育施加影响,通过计划和拨款来调节高等教育。如何有效利用新的调节机制?笔者认为,要在质量和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高校拨款体制,把过去的“包”下来改为“引导”,将“定员式拨款”改为“质量效益式拨款”,使高校从争计划、争设备、争地位转为比质量、比效益。而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效益如何,质量高低的重要参数之一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因为就业率是判断一所学校竞争力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指标,它对学校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对高校投资的依据除考虑招生计划外,还应把就业率作为重要依据。这样,必然会促进高校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指导低年级学生选择系科,当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多的.是针对高年级和毕业班的学生,这给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将就业指导工作延伸到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首先,随着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的推进,学生进校后可按文、理、工、农、医等大类接受两年的基础课程教育,然后由就业指导中心,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其次,根据我国本科学制的特点,可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自我激励模式,这个模式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指导大学一年级学生形成较强的就业危机感,增强学习主动性。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测评等及时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根据所学专业、个性特征、社会需求设计自己的职业 ,树立“为就业而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第二阶段,指导大二学生形成较强的素质危机感,增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必须培养自己良好的求职竞争能力。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素质指导 ,指导他们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第三阶段,指导大三学生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改造就业观念的自觉性。稳定的收入、安定的生活、广泛的保障作为择业的“安全带”,就业期望值和就业现实这一对矛盾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始终存在。因此,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指导他们树立市场观念和勇于竞争的精神,改变过去那种只能当干部,只能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供求和自身的发展是紧密结合的,通过就业、择业、创业,最终使自己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第四阶段 ,指导大四学生形成较强的成才自豪感,增强参与求职竞争的自信心。对他们加强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进行就业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明白自己能干什么、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所选择的职业是否符合 自己的需要 ,从而使其做到有的放矢 ,敢于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表现自己,最终获得理想的职业。
4.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是在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收集大量的毕业生供需信息,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所在。目前,毕业生需求信息方面的渠道单一,办法不多,大量有价值的需求信息难以收集,而收集到的信息往往缺乏时效性,利用价值不高。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工作,应重视在多种经济成分领域设置信息点,开拓毕业生就业信息工作的新领域。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需求情况、吸纳的就业空间等,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除了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外,应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由各高等学校、各地市和各单位指派人员组成。通过信息员主动与各大中型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各地市人事部门联系,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及时提供毕业生需求信息。同时,通过信息员了解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技术力量、设备状况、发展前景以及对毕业生的要求等情况,供毕业生参考和选择。
新形势下,为适应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转变观念和模式。实践将证明,积极的就业指导将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将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