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技巧:非作文题型与方法的精准衔接
2023-08-11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出题的整体性和规范性与国考、省考等公职类考试越来越接近,对于大家备考而言也就更加有迹可循,通过准确的做题方法从而有效提炼踩分要点,从而更加高效的应用材料,使自己的阅读更加精细化,在采分时更加有保障。
概括题型在题干往往伴随着着中“归纳、概括、总结、综述……”等字眼,而在题干要求时往往会出现“客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等字眼。看到这样的题干和这也就意味着:一、归纳概括所有答案均来自给定资料,不会有材料之外的要点;二、要点很精准,要尽量多的呈现材料中的关键性、高端、高频表述;三、材料里的内容表述往往有着散、杂、分布随意等特点,所以很多内容要点不能原生态罗列,还需适当合并加工,按照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出来。
而提出对策题、综合分析题、贯彻执行题等三类题型都是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对于分析、逻辑、格式等方面再多一些附加要求,其实作答本质都是一样的。以提出对策题为例,在题干的要求中往往会出现“针对性,切实可行,具体可操作”等字样,面对这一类题型大家总是倾向于借助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对于答题框架和逻辑进行预设,特别是为保障“可操作”对于对策的内容细节追求过渡,显得琐碎,没有实质必要。特别是背离了“材料为王”这一根本作答原则,导致答案看起来很多道理,但是很多得到分数。从对策“针对性”这一要求进行考量,所谓“针对性”实际上是要求对策必须针对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两个方面,换言之材料中不仅是直接对策而是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根据问题和原因来推导对策。因此,需要我们先对问题、原因进行概括,再根据问题、原因来推导出相应的解决之策。
在面临综合分析这一难度略高的题型时,大家往往感到很困难,特别是读完题干之后不知该从何入手,回归材料后更不知道该选取哪些内容,在作答时更是不知道先写哪一句后写哪一句,总之综合分析题和我们答题仿佛隔着一个次元壁,最后只能望“题”兴叹了。其实,这一题型是考查考生对于材料问题、现象、观点等的分析整合能力。往往针对材料里的社会现象、某人观点、某地做法为分析对象,让考生谈谈认识、理解、分析、评价、见解等。这时需要我们从审题时务必抓好主题以及主题呈现的观点,回归材料后围绕主题去找内容要点,才能不慌不忙地打破次元壁。
到了贯彻执行题时,很多同学沉迷在各类法定公文的格式和行文逻辑的海洋中,背一篇再忘一篇,感觉自己好像很“上岸”。而这一类型的考查重点根本就不是去背诵公文,当我们努力的方向出现错误时,想要修正错误需要“回头是岸”。贯彻执行题中伴随着不同的文种,有些是公文,有些是应用文,并且类型不固定,年年有创新。但是,不论类型如何变化,本质上还是在进行概括,所以需要我们在作答时不仅要关注题干,也要关注要求,在题干或是要求中,需要我们在某一“文种”的包装下去概括哪些信息,只要从材料中进行提炼,那么至少能得到80%以上的分数,那么此时“文种”是建议书还是倡议书,是短文还是讲话稿,是会议纪要还是工作总结,并不重要。
因此,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不需要大家跳出材料放飞自我,而是严守材料、用好材料。学会读懂材料、找准材料,将概括能力不断提升,从而更好应对概括题和他的小伙伴们(对策、分析、贯彻执行),这样在60分的非作文题目中打好基础,才能在考试中赢得先机、赢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