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知识-中国现代铁路的发展历程

2023-08-14   


中国现代铁路的发展历程

    1876年吴淞铁路的出现,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73年之间中国大陆已经建成23500多公里的铁路,但有近一半因受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的破坏,处于瘫痪状态,能够维持通车的仅有约11000公里。19491月,内战尚未结束之际,中共中央已经组织成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同年10月建国时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正式成立,滕代远被任命为首任部长,统一管理全国铁路工作,首要任务是整顿运输秩序,抢修铁路干线。到1949年底,京汉铁路、陇海铁路、浙赣铁路、南同蒲铁路、湘桂铁路等、共8278公里的干线也相继恢复通车。19528月,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工厂生产了第一台完全由中国独立制造的蒸汽机车“八一号”(解放型)。19549月,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进行铁路建设,而管理体制则模仿苏联的方式。1950年代初,首先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19506月开工建设,19526月通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而一批遗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侨民技术人员也被吸纳到铁路建设队伍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是在1950年,有800名日本铁路技术人员被送往甘肃协助修建陇海铁路天水至兰州段;19618月,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完成并交付营运,成为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从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铁路建设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中国的铁路进入了有计划地大规模建设的时期。当时的铁路建设规划,是以毛泽东在1960年代作出的“三线建设”战略决策为主调。196410月,大三线建设全面展开,以四川为中心,众多与国防相关的工程相继启动,并开展了西南铁路建设大会战。由1966年到1980年,相继建成为开发西南、西北地区的贵昆铁路、成昆铁路、川黔铁路、襄渝铁路、兰新铁路、焦枝铁路、太焦铁路等,以及为增强中部及东部地区运输能力的京通铁路、京承铁路、皖赣铁路、鹰厦铁路等铁路干线、支线100多条,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增加到49940公里,同时在长江、黄河等主要江河上修建了不少铁路桥梁,例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兰新铁路黄河大桥等,连接了各条干线,从而基本上形成了全国铁路网的骨架。在铁路技术装备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铁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轨道、工程机械等工业。至1980年代末,主要干线上的客运列车已经全面使用内燃机车牵引。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铁路运输、建设也受到影响,运输秩序一度混乱,尤其是红卫兵的大串连,令国家主要交通工具的铁路负荷大增,打乱正常运输,大批物资积压。而当时铁道部的许多干部,包括部长吕正操也受到造反派批斗。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畅通,19676月开始对全国铁路实行军事管制,但仍然无法避免动荡局面,运输效率低下,行车事故急剧增加。19706月,铁道部与交通部、邮电部下辖的邮政部合并为新的交通部。混乱的局面在1970年代初稍为好转,但至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铁路运输又陷入一片混乱,各地铁路枢纽相继堵塞。至19751月,邓小平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以整顿铁路为首要任务,批准铁道部由交通部分离,重新恢复了铁道部,随后颁发了《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执行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铁路运输开始恢复正常。但到1976年,受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影响,铁路又一次受到冲击。1976年,文革结束以后,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经济建设,按照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铁路现代化建设”成为铁路发展的基调,到198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49940公里。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经济发展令铁路的运输压力日益增加,也推进着铁路发展。由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铁路运输负荷极重,“乘车难”是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旅客购买车票十分困难,列车超载也很严重。货运方面的能力也不足,使得各地生产的产品大量积压。从“八五”规划开始,国家开始把能源和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不断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1980年代提出“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3个铁路建设重点方向,到1990年代又提出“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侯月,再取华东、西南”。到了1990年代末,已经先后建成京九线、南昆线、大秦线、宝中线、侯月线等一批铁路干线,以及包括京广铁路衡广段、兰新铁路在内的复线电气化工程,全国铁路的营业里程已达66428公里。同时,除了扩大铁路网,铁路也以“提速”为发展战略。       1994年中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只有48.3公里/小时,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为了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扩大运输能力,199641日,沪宁铁路率先开行中国第一列快速旅客列车“先行号”,开创了中国在既有线提速的先河。199741日,中国实施了第一次铁路大面积提速,从此揭开了中国铁路大提速的序幕。至今,中国已经经历了六次铁路大提速,配合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列车速度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5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首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中国铁路网中长期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规划》实施后,大批铁路建设项目,包括京津城际铁路、石太客运专线、合武铁路、合宁铁路等高速铁路,以及襄渝铁路复线、京沪铁路、胶济铁路、浙赣铁路电气化工程等既有线改造相继开工,仅2005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就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20081127日,铁道部出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方案,《调整方案》将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规划目标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投资总规模也由原先的2万亿调整至5万亿元人民币,对应早前中国政

府公布的4万亿扩大内需投资计划,减低环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截至2013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10万公里。



相关内容:

  1. 行测知识-吴淞铁路-中国的第一条真正营运的铁路
  2. 行测知识-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3. 行测知识-中国铁路的八横八纵
  4. 行测知识-近代铁路的不足
  5. 行测知识-唐胥铁路-第一条官办铁路
  6. 行测知识-滇越铁路第一条通往外国的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