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 不能“差一点”

2023-08-15   


某学霸上岸笔记经验分享[火]

包括上岸学霸笔记、128个高频考点、手写三色笔记、速记口诀、材料作文30例、公基思维导图,扫码左侧二维码回复学霸笔记即可免费下载,仅限本周!




桓温是东晋时期的权臣,姿貌伟岸、风度不凡,自我感觉很不错,觉得只有司马昭、刘琨这样的英雄人物才能和自己相比。根据《晋书》记载,一次行军途中,他遇到刘琨家伎,那家伎说桓温长得颇像自家老爷。桓温听了很是得意,仔仔细细修饰了一番后,又追问自己到底哪里像。家伎说:“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桓温于是褫冠解带,昏然而睡,闷闷不乐数日。


桓温为什么不高兴?是因为那家伎说,脸庞、眼睛、胡子、身材,甚至声音都像,可全都差了那么一点点,要知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整体就差远了。


在与一些应届毕业生的接触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制作简历、参加实习及校园招聘、投递简历等各个环节一步都不少,可最后总颗粒无收,没有获得任何offer。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于求职的态度与上文的桓大将军颇有异曲同工之处,每一步都有了,但都不到位,“差一点”,结果自然就“差很多”了。



首先,从简历上看。简历的排版、编辑是否美观,信息格式是否对齐,这些都是给他人的第一观感;接着才是内容描述是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否让HR快速寻找出求职者的亮点。反观一些同学的简历,只是在基础模板上简单罗列,全篇用同一种字体,2倍行间距,这样的随性操作让简历显得空洞而无力;另外,有效内容不足,大量篇幅写的是在校期间学了什么课程,加上一段只能感动自己的自我评价。这类简历没入HR眼也就不足为奇了。


建议:简历编排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可用不同字体、颜色标注出重点内容,这不但能最大限度地突出自身亮点,也方便HR找到他想要的信息。



其次,实习与校园经历。优秀的经历描述应围绕去了什么单位,参与了什么项目,获得了什么结果,掌握了什么技能,得到了什么奖励而展开。反观一些同学的实习描述,只是某年某月,在某处打暑期工或在某司实习。这样的实习经历毫无重点,虽是写了,但效果“恨小”。


建议:要让简历上的实习经历可圈可点,就得采用行业术语来描述,用数字来说话,进而提升自身与岗位的匹配度,让HR发现你就是那个“对”的人。



第三,技能证书和奖惩情况。有些同学“倾其所有”,把在校期间的所有证书、奖项都做了罗列。比如有位同学这么写,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备注精通听说读写)、获得校运动会拔河团队赛第二名等。前者的备注与事实有冲突,因为通过四级考试并不带代表精通听说读写;而后者几乎是“傍名牌”似的团队奖,对求职应聘毫无意义,读来只能让人忍俊不禁。


建议:一般需要列举有含金量或与专业、求职方向对口的技能证书,比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以及在校获得的奖学金等。对于一些较小众的活动奖项,可注明参与规格。



第四,求职途径的选择。虽然校招是比较靠谱的求职选择,但在实际过程中,不少用人单位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参与的情况不在少数。如果只关注校园网上的校招信息,无形中缩小了自己的选择范围。


建议:不要总把求职渠道局限在校招或是辅导员的微信通知群,可以多注册几个求职平台,全方位、多频次地浏览招聘信息;不要因为一两天没什么岗位信息可投递就放弃了,相信坚持下去总能遇到合适的应聘岗位。

(本文原载于《成才与就业》杂志



责任编辑/孟优悠

·END·


↓↓↓订购杂志,扫描或识别二维码↓↓↓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2、以培训或任何理由收取费用、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
3、客服邮箱:lhealth@qq.com



相关招聘:

  1. 警示!大田县郑某因一则“招工福利”信息…差点被骗到缅北的惊险之旅
  2. 为什么找工作一定要尽量远离“家庭式”作坊?
  3. “真金白银”揽人才,他们拼了!
  4. 三年校招,我面试了1万大学生,过半是“专业不对口”,“不想干自己的专业”……
  5. 博士人事招聘日记丨这些年!我们招聘遇到的 “人才 ”
  6. “因为性格内向,我被辞退了”


微信扫一扫:订阅全国新工作!